聽許秋山這麼一說。

登時,在滿朝的一些文官,紛紛站出來,附議。

“臣附議許閣老的話!”

“許閣老的話真乃老成謀國之言!”

“那梁鴻一天便能控制住瘟疫,我朝向來有賜舉人同進士出身的慣例,照理說,這賜秀才舉人身份也不是不可以。”

“梁鴻有大功於京師城,有大功於社稷啊!”

在高高坐在龍座上的景泰帝,這時也有些懵了,這是……文臣內鬥了?罕見啊罕見!為了一個梁鴻文臣士大夫先是分裂了,好,好一齣好戲!

司禮監掌印太監呂坤也是傻眼了,心想:這內閣向來都是鐵板一塊,遇到外部問題,都是一致對外,今天這是怎麼了?那許秋山今天怎麼這麼剛,竟然率先跳出來,針對當朝首輔?

其他大臣也都是有些一臉懵逼,很多文臣們都一臉不可置信,這是怎麼回事?許公,怎麼突然率先站出來,支援那梁鴻,那梁鴻不是佞幸之人嗎?

許公這是怎麼了?

難不成梁鴻真的有格外突出的能力,或者說那拯救了京師的功績,已經打動了許公了嗎?

而就在這時帝國內閣首輔,當朝宰相張壽顏陡然出班道:“許公,你這樣公然包庇一個下民,請記住你的身份,你是帝國的東閣大學士,堂堂百官眼中的副宰相,要懂得維護朝廷威儀和法紀!”

此言一出,登即滿朝又是更大的譁然,不少人開始竊竊私語,沒想到當朝的首輔、宰相,和副宰相,竟然在朝會上碰撞起來了!

難道大康王朝計程車大夫文官體系要撕裂起來了嗎?

就在首輔、宰相出言駁斥許秋山後,於是更多的人,開始站出來,附和首輔、宰相張壽顏。

“臣附議首輔大人!”

“臣覺得首揆才是真真正正的為國諫言!”

“朝廷自要有,朝廷的威儀和法度,不然朝廷失信於普天之下計程車子,這不是國威淪喪嗎?”

“臣覺得首輔大人所言極是!”

“臣附議!……”

“哼!首揆此言,許某不敢苟同!”明顯許秋山這時也是出了真火了,“常言道:凡事以預則立,不預則廢,難道默守陳規就一定是對這個國家好的嗎?”

許秋山此言一出,登時整個的朝堂開始亂成一鍋粥,兩個派系的人頓時開始相互攻訐。

“許公此言才是真正的老成謀國,恆之兄,以往你那般精明之人,為何卻看不透此處!”

“唐延兄,為何你等要質疑首揆,這等於向首揆發難有何區別,你等難道不知首揆失了威信,此後如果統領百官為聖上分憂吶!”

“田志兄,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才是真理!”

就見到朝堂上頓時吵成了一鍋粥,這下可把司禮監的諸人,還有那些武將們給看傻了眼,沒想到文臣們撕起逼來,也這麼兇猛。

而這一幕卻把在高高在上的龍座上的景泰帝給看的心裡直樂,當上位者的,最不願意看到的情形就是自己的下屬,是鐵板一塊,不然自己怎麼領導。

底下吵得越兇,景泰帝心裡頭就越高興。

不過既然他們不是鐵板一塊了,那自己的命令自然也能往下執行下去了,只見景泰帝輕咳了一聲,旁邊的一名內官,立刻拖長聲音大聲道:

“肅靜——!諸卿注意朝堂威儀!”這是每次朝會如果出現激烈爭執的時候,皇帝都會示意身邊的內官維護朝堂的局面。

聽得內官的喝止聲音,朝堂上的爭吵聲才算是漸漸平息下去。

景泰帝見朝堂安靜了,便道:“既然大家有爭議,那就由朕來做主了!茲決定,特獎勵豫省衛輝府新鄉縣秀才梁鴻為豫省今次已過鄉試,最後一名舉人功名。

如若在明年,會試上,梁鴻名落孫山,那麼這舉人功名便當即作廢,欽此!”

聽到皇帝已經親自下了聖旨,於是先是司禮監的那些人,以掌印太監呂坤為首,紛紛朝著景泰帝跪下來,山呼:“臣等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然後是以許秋山為首的內閣許氏一派,也都紛紛跪地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