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上巳節很快就到了。

在這一天,許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閨女子,或是普通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婦兒都會打扮一新,穿上最美的衣裳,三五相伴,結伴出門踏青、賞花。

上巳節同乞巧節一般,也是一個大型的相親節日。

在這一天,未婚的男女都可以在遊仙河中點燃河燈許願,尋找自己未來的伴侶。

拱辰街熱鬧非凡,許多店鋪從早幾日起就開始在準備這一天的活動。

上巳節這天,最重要的活動自然是賞花。

各大店鋪便順應潮流,推出了一系列如插花、賞花、品花的比賽。

而在拱辰街一河相對的灑金街,更是將上巳節這天視為了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

原因無他,只因為在這一天,灑金街所有的花樓都會進行選美比賽,色藝雙絕,能讓最多的風流才子甘心成為其裙下之臣的頭牌,便會成為整條灑金街最名副其實的花魁。

而成功拿下花魁之位的姑娘,也將成為未來一年整條灑金街最受客人追捧的頭牌,為她所在的花樓帶來源源不斷、數之不盡的財富。

穆惜文便將重振滿春院與初黛胭脂鋪的希望,放在了上巳節這一天的花魁比賽中。

哦,滿春院也改名了,現在叫松竹館。

當然,此時還是白天,屬於灑金街的輝煌還沒到,現在的熱鬧是屬於拱辰街的。

自古才子佳人便是連在一起的,晚上,灑金街的吸引力全在各大紅樓的花魁爭奪賽上;而白天,拱辰街最盛大的活動便是所有書院都要參加的“君子之賽”。

所謂君子之賽,考核的便是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七十多年前,當時榆慶省的提督學道大人是個風流才子,因不滿榆慶省好學之風寡淡,便心生一計,要求在百姓極為重視的上巳節中安排一場各大書院的比試,用以增添節日的歡樂氛圍。

往日裡書院的學子總是與普通百姓相距甚遠的,讀書人在普通百姓心中是高高在上的,因此得知有這麼個近距離接觸讀書人的機會,所有榆慶省的老百姓都興奮了。

後來逐漸演變,這一年一次的“君子之賽”也成為了各大書院變相爭奪排名的比賽。

有學子能獲得六藝之一的魁首,便能為自己的書院斬獲極大的榮光,而擁有最多魁首的書院,自然也會成為下一年眾多學子競相求學的地方。

泰安府是榆慶省最繁華的州府,第一屆“君子之賽”便是在泰安府開辦的,並從此成為一個固定的習俗流傳了下去。

今年同樣不例外,共計十五個州府共五十二間書院的二百零八名參賽學子早幾日就已經到達了鴻惠書院。

辰末三刻(八點四十五分),作為東道主的鴻惠書院山長梁明方與泰安府易知府、提督學道張學道一同出現。

梁明方穿著一襲白色廣袍,舉手投足間盡是士子風流。

看見已經蟬聯了五屆“君子之賽”榜首的鴻惠書院山長,其他書院的山長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但表面上都是一派和氣、言語親近中不失微妙的討好之意。

梁明方隨和地點著頭,對著一些偏僻州府前來的不知名書院山長態度也十分友好。

有一些書院的參賽學子不無羨慕地說:“這鴻惠書院的梁山長可真和善,一點沒架子。”

梁明方和所有書院山長簡單寒暄之後,便站上高臺,準備和易知府、張學道一同主持大賽。

不想這時書院內一個夫子卻焦急地湊到他耳邊說:“山長,智儒書院的人還沒到呢。”

聲音不算大,但卻也不算太小,梁山長附近那一圈人都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