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質子核聚變裝置,在網路上已經討論了很長的時間了,該知道的大家都知道了。

只要質子核聚變裝置點火驗證成功,那就意味著人類徹底的實現了能源自由,那人類就能將自身的命運拽在自己的手中了,而不是依靠大環境。

也就是說,人類實現了能源自由,那人類就能搭建適合人類生存的大環境了。

比如說清大即將建造的第二地球。

對於質子核聚變裝置的重要性大家那是門清。

這不,等了一夜,終於等到了質子核聚變裝置點火驗證的時間了,這怎能不興奮。

至於在網路上的討論點,不是質子核聚變裝置的點火驗證會不會成功,而是在質子核聚變裝置成功後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眾人在網路上討論的是越來越興奮。

其實大家都很清楚,質子核聚變裝置成功了,人類實現了能源自由,那人類就能夠徹底的擺脫對恆星系的依靠了。

要知道,人類在地球上出現,地球是人類的搖籃,同時,地球也是人類的枷鎖。

人類只能生存在地球現階段的所在的環境中。

毫不客氣的說,如果人類一直待在地球上,就過去人類的那種玩法,要不了幾千年,地球的大環境就會發生改變,變得地球上的環境不再適合人類的生存。

那怕人類透過努力,擺脫了地球的束縛,可以在天空中搭建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了,但這個階段擺脫的是對地球的束縛,但還沒有擺脫太陽的束縛。

因為人類在太空中搭建的生存空間需要來自太陽的能源。

如果沒有來自太陽的能源,這些搭建的適合人類生存的空間很快就會崩潰的。

這種情況下,雖說擺脫地球的束縛,但沒有擺脫太陽,或者恆星的束縛。

簡單說就是沒有擺脫來自太陽能源的依靠。

不管是地球還是人類在太空中搭建的生存空間,就比如生態圈三號。

嚴格來首,地球和生態圈三號生態的維持,其消耗的都是太陽所提供的能源。

只要太陽所提供的能源被斷了,那地球和生態圈三號的大環境都會隨之改變,其生態自然也就崩了。

也就是說,這個階段人類的生存是高度依靠來自太陽的能源。

那怕就是現在這樣,已經成功搞出了冷核聚變裝置,依然還沒有擺脫對來自太陽所提供的能源。

說到底就是能源沒有徹底的實現自由。

過去。

在工業化資訊時代。

能源主要依靠的是化石能源、裂變核能、勢能、風能、太陽能等一些能源,這些能源除了裂變核能,其他的能源直接、間接的都來自太陽。

這個時候,能源是極其缺失的。

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不管是什麼技術,考慮最多的就是消耗最少的能源而能達到目的。

沒有辦法的事,這個階段能源來之不易。

只能這樣。

其實這也是一年之前的狀況。

可之後,經過一系列的發展,進入了太空時代。

透過光柱工程在太空中搭建了許許多多的太陽能收集站,將這些太陽能收集站收集的太陽能透過光柱工程的網路傳輸到需要的地方。

比如說地球、月球、火星等等。

這時候,人類對於能源的獲取變得輕鬆多了,最為重要的是,獲取能源的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了增加了不知道多好倍。

就像以前說的。

光柱工程所所收集的能源讓人類達到了暫時的能源自由。

這也是在這

半年中能夠快速發展的原因。

要知道,科學技術的發展高度依靠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可以這麼說,有能源就能一直進行下去,那怕資源是資源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