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種方式並不特殊,大自然中有著同樣的存在。

就比如人的眼睛。

其就是收集光子,解析光子所攜帶的資訊從而成像的。

不同的是,對於中微子攜帶資訊的讀取是人為研究出來的系統,人眼是自然形成的。

實際上,不管是光子和中微子,其單個所攜帶的資訊是很單調的,要是單個來出來只能夠表達很簡單的意思。

比如單個單擺。

能夠獲取的資訊就是單擺的擺動幅度、頻率啥。

要是兩個單擺放在一起,多個單擺放在一起,那所攜帶的資訊就多了。

再就是螢幕,單個畫素能夠表達的資訊很有限,但許許多多的畫素放在一起的結果就不同了。

再比如計算機最底層的程式碼零和一。

但看的話就是單純的零和一,但零和一組合到一起,那能夠表達的就多了。

中微子就是這看道理。

再說了簡單一點。

那就是中微子探測裝備和望遠鏡是一樣的。

前者是透過中微子來觀察這個世界的,後者是透過光子來觀察這個世界的。

前者的資訊載體是中微子,後者的資訊載體是光子。

兩者之間只是資訊的載體不同,其原理是差不多的。

當然了,中微子探測裝備的背後需要巨量算力的支援,不管是單箇中微子資訊的解析,還是解析後資訊的整合,這都需要算力的支援。

實際情況是,我們是不能直接讀懂中微子所攜帶的資訊的,需要解析還原,最後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都是大家都能夠看懂的資訊。

就好比一開始故障的極差微波輻射光譜儀收集的那些資料。

在不知道解析規則的時候,正在大家的眼裡就是亂碼,完全看不懂,但透過正確的解析後就能簡單的讀懂。

這好鄙視資料加密一樣。

資料透過加密後,如果不解密,那這些資料就是亂碼。

此時。

環地球軌道工業區的碼頭上的這些人看著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直播間中還在放著秦始皇慕內部的情況。

相對於碼頭上這些人看著自己感興趣的,也就喊上兩句表達驚訝,直播間那就熱鬧多了。

眾人在看的時候也不耽誤他們評論。

「牛!太牛了!」

「這可是地下,竟然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這技術就是牛!」

……

「我滴個乖乖!好多陪葬品啊!好多黃金!」

「說真的,現在公開不好吧!」

「好多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