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未來的宇宙(第1/3頁)
章節報錯
ss防禦系統一開始搭建的主要參與者是科大、陵州理工大學、陵州光電研究所、上嶺大學。
那怕現在這些機構已經脫離了對ss防禦系統的日常維護,但對ss防禦系統的升級依然參與其中。
且在最為核心的技術方面,這幾家依然是最拿手的。
就比如ss防禦系統的探測方面,科大的寧長生寧教授的科研團隊和九天研究中心是這方面的領導者。
ss防禦系統的探測器和死光武器相關的鏡片這些都掌握在上嶺大學手上。
軟體則是在陵州理工大學的計算機學院的手上。
技術整合的優勢掌握在陵州光電研究所的手中。
至於ss防禦系統有的那些科研團隊,不是說不強,但和這些最初參與者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蘇哲見左大軍看著自己,他笑了笑說:「是這樣的,不過現在這些科研團隊已經很不錯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讓其效率增加了一倍,說明他們是下了大功夫的。」
對於ss防禦系統的研究,他們這些最初參與者是有參與,但對於這些小修小補的沒啥興趣,他們要研究的專案太多。
實際上,對於ss防禦系統的最佳化一直在進行著,只不過大家的重心不一樣。
他們這些最初參與者在做的是在ss防禦系統底層原理和裝置上做文章。
比如說是設計出更加先進的死光和探測器,搞出新的更加先機的控制系統等等。
現在這些科研團隊,其實就是最佳化一下ss防禦系統。
在現有的硬體和軟體上做最佳化。
簡單點說,前者研究的是ss防禦系統的硬體和軟體的本身,後者則是在其基礎上做研究,最大化發揮。
前者做的是基礎研究,那後者就是應用方面的研究。
徐正平笑了笑說:「這些我倒是知道一些,對於ss防禦系統的研究有著很多的規定,現階段追求的不是威力大、效率高,我們首要追求的是穩,有些我不說你們應該也會明白。」
幾人笑著點頭。
左大軍想了想說:「那我們會對現有的ss防禦系統進行最佳化嗎?」
「會!」包奇正解釋說,「但這些都是相互獨立的,就比如我們來說,這次的ss防禦系統測試的相關資料最後都會來到我們的手上,我們會做出最優的結果,但這些結果是不會到那些科研團隊的手上,最多也就拆分開來讓他們進行研究。」
科研團隊相互獨立可不是說說的。
其實這也是防備的一種手段。
範曉明補充說:「ss防禦系統是這個理,你們搞的機甲也不是一樣,那些針對的手段可不是說說的,為的就是以防萬一,畢竟像ss防禦系統、機甲、人形彷生機器人這些,其破壞力那是驚人的,要是有個萬一,那都是災難性的。」
這技術越先進,其危險性就越大。
ss防禦系統可是會全覆蓋人類所活動的空間,。
可以這麼說,人類的腳步到那,ss防禦系統就會覆蓋到那裡。
就好比火星。
現在人類還沒有登陸火星,登陸要在一個月後進行,但再過半個月的時間,ss防禦系統就會覆蓋整個火星及火星周邊的空間。
針對ss防禦系統要是不做好防備,那後果……
絕對是災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