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現在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能源。

大到現在的自動化智慧化製造工廠,開發月球開發太陽系,小到人類本身,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能源。

不過對能源本身的研究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在一年之前,使用的能源主要來源於化石燃料,及煤炭、石油、天然氣這些,再加上核能、太陽能、水力等這些清潔能源。

就能源體量而言,太陽能的比重最大,就算是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力、生物質能等等這些,可以說都是間接的,或者說是二次太陽能。

也只有核能等能源不是來自太陽能。

由於太陽提供的太陽能實在龐大,人類一直研究著如何高效的利用太陽能。

一開始在地球上想方設法的利用太陽能,到之後的太陽能發電站,到最後的光柱工程。

現在,在光柱工程成熟後,在太陽系內,人類不再擔心能源枯竭的問題,只要太陽不熄滅,人類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能源。

按照現有的計劃,就是就是不斷的最佳化光柱工程,將光柱工程全面的覆蓋整個太陽系,從而形成完整的能源網路,讓人類在太陽系的任何一處都能夠使用上光柱工程提供的能源。

相對而言,光柱工程的核心是太陽,其只是收集、傳輸太陽能。

一旦太陽出現狀況,或者熄滅,光柱工程也就失去了意義。

簡單來說,光柱工程是可控的,也就是太陽能的收集、傳輸是可控的,可太陽的本身是不可控的。

從這一點來說,這是人類不能容忍的。

現在在最佳化、完善光柱工程,同時也在全力的發展核能,其中就包括裂變能和聚變能。

相對來說,裂變能發展的已經很好了,現在很多備用能源使用的都是裂變核電站提供。

不過裂變能有著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核裂變需要的核燃料相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並不多,這也就導致了裂變能不可能大規模的使用。

但聚變能就不同了。

在宇宙中,點亮的每一顆恆星都是一個巨大的聚變堆。

發展可控核聚變,簡單點說就是要掌握太陽,或者說是掌握恆星本身。

再考慮到氫、氦在宇宙中的佔比。

可以這麼說,只要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人類就能擺脫太陽系的束縛,真正的實現能源自由。

總的來說現在正在做的就是最佳化、完善光柱工程,再就是發展裂變技術和可控核聚變技術。

要知道,光柱工程是可以複製到其他的恆星系的。

就比如人類到達了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完全可以複製光柱工程,使得光柱工程覆蓋整個比鄰星,甚至是整個南門二。

這樣一來,也就解決了能源的問題。

能源的問題都解決了,其他問題就有了解決的基礎。

簡單說就是光柱工程能夠充分調動恆星所產生的能源。

至於發展裂變能和聚變能,那就是要掌握能源的主動權,是掌握能源的源頭。

說起來,現階段對裂變能的研究可以說才剛剛起步,能夠做到可控的裂變物質還只有那麼幾種。

相對於可控核裂變技術,可控核聚變技術就更加的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