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港和月球之間的光束通道中,五個人形彷生機器人保持了兩百個g的加速度快速飛行著。

同一時間,蘇哲、範曉明、徐正平、包奇正、左大軍五人也在聊著太空港所看到的情形。

“話說太空港周邊的那些人形彷生機器人真是閒的,不幹活的時候回去睡覺不香嗎?沒事圍著太空港看熱鬧,想不通。”範曉明說。

左大軍說道:“有啥想不通的,誰不喜歡看熱鬧,就算兩條狗在路邊打架,我都要停下來看看,何況是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了,就今天,很多人都在打聽腦機、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啥的,就現在的趨勢,大家都想早點用上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和機甲。”

“的確有很多人在詢問,不過普及有個過程。”包奇正說,“說起來大家感興趣正常,就現在,我們停在月球基地門前的五個機甲已經被人山人海的人形彷生機器人給圍住了。”

蘇哲說道:“現在的腦機,以及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和機甲這些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小範圍使用,從而不斷的最佳化,使得產品相對成熟一些,過了這段時間後我們才會進行大規模的量產。”

左大軍說:“最佳化的過程非常快的,畢竟這小範圍的使用可是好多萬人,我估計在登陸火星後,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這些就能全面的普及了。”

最佳化需要時間,智慧製造工廠的建造也要時間。

範曉明說道:“是的,那時候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就能全面的鋪開了。”

對於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這些。

這一次採取的是保守措施。

現階段,也就是現在的腦機、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這些的還是需要最佳化的。

按照計劃,在大規模量產之前完成這些產品的最佳化,其目的就是防止大批次產品存在問題。

其實就是登陸火星專案來大規模的測試腦機、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等相關的產品。

利用這次大規模的測試來收集資料,在利用這些資料來最佳化這些產品。

徐正平說道:“再有一個月時間的準備,我們就能登陸火星了,待登陸火星結束後我們就能全面鋪開腦機,這時候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徹底的改變的。”

“是的!以後啥都可以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來完成了。”包奇正說。

左大軍說:“有了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後,估計沒誰願意去月球了,也沒有必要讓人移民月球了,我們之前制定的相關政策是不是要改變一下。”

有了腦機這些,對月球的開發完全不用真人上去了。

大家待在地球透過腦機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就能做幾乎所有的事,這樣一來也就沒有必要讓人移民月球了。

要知道,按照現在的月球開發計劃,要在月球的正面建造十一座工業城市。

一座常駐人口為一千萬的主城和十座常駐人口為一百萬的衛星城。

可現在的情況是,因為月球距離地球近,人們可以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

這樣一來,月球上有沒有真人也就沒有必要了。

包奇正問:“怎麼改?你的意思不會是說工業城繼續建造,但不建造適應人類生存的空間。”

“是可以這麼做的,反正有了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真人也就沒有必要上月球了。”左大軍說。

“短期看好像是可以的,但長期看還是不能這樣。”範曉明提醒說,“我們發展科學技術,進入太空為了啥,還不是為了能源、資源,再就是開拓人類的生存空間,暫且不說月球需不需要人,但建造適合人類的生存環境是有必要的,我們不僅僅要在月球建造適合人類生存的空間,還要在很多地方建造適合人類生存的空間,比如太空城,改造後的星球等等。”

目前來說,在自然環境下也就地球的環境適合人類的生存。

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的依賴地球。

需要人類在地球以外的空間不斷開拓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

徐正平說:“據我所知,現在沒有修改月球正面的開發計劃,一切還是按照原定的計劃推動著,其相關移民的政策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