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監督的重要性(第1/4頁)
章節報錯
所謂的簡化版外骨骼裝甲,其實上就是要在加速度上做文章。
直白點說就是要限制加速度。
正常人而言只能承受一點五個g的加速度,只要超過這個數值就會出現問題。
當然了,人在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後,其承受的加速度會大一些,但也不會大的離譜。
如一百個g、兩百個g。
說是簡化版,指的是加速度上的簡化版。
在其他方面,簡化版的會被原版的更加複雜。
就原版來說,其沒有生命監控系統,而簡化版的外骨骼裝甲是有生命監控系統的。
其他不說,就這一項就要麻煩上很多很多。
聽包奇正這麼說,左大軍說道:“電池問題遲早都能解決的,不過我覺得現在的超級電池勉強也夠用了,高強度飛行的續航是三十公里,要是強度低一點,那飛一個五十公里是沒有問題的,不多說,就算是三十公里,這也夠用了,回頭我就訂一套。”
在他看來,三十公里完全夠用了。
要知道,人穿戴外骨骼裝甲後,去那裡都方便了,畢竟是直接飛。
範曉明說:“現實中,外骨骼裝甲也就玩玩,特別是現在,交通有飛行汽車,這不比外骨骼裝甲方便,不說其他的外骨骼裝甲穿起來就很麻煩。”
“是的,外骨骼裝甲和人形彷生機器人是絕配。”徐正平說,“不過現在的電池密度的確是一個問題,就比如現在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和機甲這些,其續航還是少了點。”
就現在,像地球同步軌道,和月球上的那些人形彷生機器人和機甲等等這些都需要光束的不間斷充能。
拿人形彷生機器人來說,沒事用一段時間就要充能。
當然了,在地球地表、在地球軌道上、在月球上,其消耗的能量是不同的。
蘇哲說:“現在的高密度電池只能指望核電池了,現在正在研製中,我估計要不了一段時間就能完成研製的,不過這樣的核電池是一次性的,我們期待的是裂變聚變迴圈核電池,走強子對撞機這條路可能是可以的。”
現在用的超級電池已經是核電池以下電池能量密度最大的了。
上次聊過裂變聚變迴圈核電池後,他就仔細想了一下,感覺走強子對撞機這條路也許真的可以。
簡單來說裂變聚變迴圈核電池,釋放能量的時候發生裂變,吸收能量的時候發生的是聚變。
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強子對撞機的小型化。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能量的回收,其實就是在實現強子對撞的時候,粒子發生了聚變,在這個過程中,新的粒子相當於儲存了能量。
範曉明說:“裂變聚變迴圈核電池的核心就是強子對撞機的小心話,如果這都不能實現的話,裂變聚變迴圈核電池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想想就能知道,利用強子對撞來實現物質的聚變,這是在原子級別的聚變,簡言而知就是發生聚變物質在單位時間中是及小量的。
在他看來,這種方式是最有可能實現的。
就拿宇宙中絕大多數恆星來說,正常情況下聚變到鐵也就停止了。
而那重元素是透過後期的超新星爆炸或者其他宇宙現象產生的。
可想而知元素聚變是條件的苛刻。
“對強子對撞機的小型話我很有信心,畢竟我們已經實現了電子加速器了小型化,只要我們再稍微努努力,我們就能夠做到。”左大軍說。
包奇正說:“電子加速器的難度沒法和強子對撞機相比較,兩者完全不在一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