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控制範圍,說大也大,說小也小。梞相當於一個半徑為七十五萬公里的球體,只要在這個球體的範圍內就能很好的遠端控制人形仿生機器人和其他的遠端控制的裝置。

也就是直徑一百五十萬公里的球體。要知道,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是三十八萬公里,可想這個空間之大。

可這也要和什麼做對比。理論上,地球和火星的最近距離上五千五百萬公里,最遠的距離是四億多公里。

太陽到海王星的距離是四十四億多公里。七十五萬萬公里和這些一比,也就不算什麼了。

梞寧巧巧點點頭說:“這是沒辦法的事,除非我們能夠讓資訊的傳輸速度超過光速,很顯然,按照現在的物理學基礎理論,這是不可能實現了。”按照現有的物理學基礎理論,一切攜帶資訊的物質其速度是不可能超過光速的。

直白點說,就是在現在的物理學理論下宇宙中就沒有超光速的存在。蘇哲說道:“現在的理論的確不能支援資訊的傳輸速度超過光速,不過現在的物理學基礎理論並不完善,說不定我們什麼時候就能搞出新的物理學理論,且能夠支援超光速的存在。”這個問題之前談論過。

不僅是他和範曉明幾人談過,還組織過大範圍的研討會。在研討會上,支援各種猜測的都有。

梞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的物理學基礎理論不完善,也就不能百分之一百的否定超光速的存在。

更多的人認為,還有更多的新物理學理論等著被發現。超光速的存在只是沒有被發現。

毛振國點點頭說:“是的,資訊能不能超光速傳輸現在還不好說,不過我倒是認為資訊是可以進行超光速傳輸的,畢竟宇宙太大,光速太慢,如果光速不被超越,這不符合常理。”宇宙空間如此的廣袤,如果宇宙中的一些都不能超過光速,他覺得很荒唐。

“我們九天研究中心就在進行超光速的研究,準確的是是對資訊瞬時傳輸技術的研究,這是現在沒什麼進展。”蘇哲解釋,

“不管最後能不能實現資訊瞬時傳輸技術的研製,在研究的過程中一定會收穫很多。”現在,誰也不敢肯定的說就能搞出資訊瞬時傳輸技術。

梞不過在研究的過程是有意義的。毛振國有些興奮的說:“我覺得能夠研製出資訊瞬時傳輸技術,再配合上腦機結合技術,簡直就無敵了。”腦機結合技術讓人腦和網路直接連線在了一起,可因為資訊傳輸時間的問題,遠端控制人形仿生機器人和控制者之間的距離不能太大。

按照現在的情況,控制著只能有效的控制七十五萬公里範圍內的人形仿生機器人和相關裝置。

這麼小的空間,相對於整個宇宙來說,那就太小了。在他看來,最為理想的就是資訊瞬時傳輸技術。

這樣一來,人就能在地球遠端控制人形仿生機器人探索開發整個宇宙。

梞三人聊了一會兒就結束了討論。蘇哲和寧巧巧兩人在毛振國的帶領下參觀了正在建造的深空實驗室。

深空實驗室本來是為了研究極差微波輻射光譜儀準備的,可現在科大直接參與了進來。

其規模也變大了不少。毛振國指著一臺巨大的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說:“這臺發動機可是大傢伙,其提供的動力能夠達到五千噸,整個實驗室需要裝十個這樣的發動機,你看那一邊,是正在建造的第六代核裂變反應堆。”現在的深空實驗室完全變了。

一開始,深空實驗室也就比國際空間站的體積要大上一些,但現在,深空實驗室變成了一個巨無霸。

梞經過多次修改後,最後的版本是長三公里、寬一公里、高一百米的大傢伙。

按照學校的計劃,深空實驗室將會被打造成科大在外太空的實驗基地。

還是那種能夠滿太陽系飛行的實驗基地。說到這,在陵州理工大學決定建造高能太空城,科大決定建造深空實驗室後,國內的高校、研究所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高校、研究所本身有這個實力的,他們都要建造屬於自己的外太空實驗室。

實力差一點的,那就高校、研究所之間聯合建造。就現在來說,大家都在摩拳擦掌。

梞說這些是外太空實驗室,其實就是高校和研究所在太空中的駐點,或者說是分校之類的。

蘇哲認真的參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