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疾病和延長壽命都沒啥問題,可人工子宮這一塊,會涉及到倫理的問題,就算技術達到了,能不能實施還是一個問題。”蘇哲想了想說。

疾病、延長壽命、人工子宮。

這三者,嚴格意義上來說。

延長壽命的難度最大。

讓人類的壽命突破一百二十歲的極限,要不從最底層的基因著手,要不從外部的基因表達著手。

不管從那一個方向,都是非常難得。

反而是疾病和人工子宮好解決一些。

這兩者相比,前者疾病難度要大一些。

疾病的範圍太廣了。

就目前,能夠解決的是腫瘤和細菌、病毒引起的疾病。

一些自身的基因缺陷,或者本身出現的問題,很多還是不能解決的。

反倒是後者。

據他的瞭解,人工子宮技術其實就差臨門一腳了。

就現在的研究力度,人工子宮技術隨時都有可能突破。

不過,人工子宮技術面臨的不是技術能不能實現的問題,而是倫理的問題。

傳統意義上,出生的孩子,父母不僅是生物意義上的父母,還關係到孩子父母之間的關係。

如果人工子宮技術大規模推廣,再加上社會對新生兒全面的照顧。

傳統的家庭關係將會被徹底的摧毀。

孩子生下來可能只有生物意義上的父母,且父母之建可以一點關係也不會有。

在他看來,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

最後成年男女只會被要求提供精子和卵子,其他的像結婚,養小孩啥的都不會有。

小孩出生後將會由社會撫養。

傳統意義上的家庭將會消失。

人在社會中將會以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

如果再邁進一步,精子和卵子也不用成年男女提供的。

其實想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果不有意識的去控制,人類遲早會走到這一天的。

“疾病和延長壽命完全沒有倫理的問題,也不擔心把地球撐爆。”範曉明解釋說,“對於人工子宮,現在大家的態度是謹慎了,按照碰頭會上討論的,人工子宮技術只是用來備用的,或者特殊情況下使用,而我們要提倡的是自然生育,鼓勵大家多生小孩。”

說實在話,在討論這些的時候他很糾結。

明明知道生活富裕後,都不太願意生小孩。

至於發展人工子宮技術,那也是被逼無奈的。

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口不斷的減少,人類文明得不到延續吧!

在他看來,人工子宮技術人類必須要掌握,至於要不要大規模推廣,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從的角度看,他不希望人工子宮技術獲得大規模推廣。

這會摧毀現有的傳統家庭關係。

不過理智告訴他,要是人類不主動求變,人類真的有可能迎來大規模推廣人工子宮的一天。

再有,從人類整體利益考慮,不考慮那些倫理。

人工子宮技術大規模的推廣,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人類的人口獲得爆發式的發展。

這樣一來,就有足夠的人力參與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研究,以及太陽系的全面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