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去,三門基地已經初具規模。

中心位置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發生器正在安裝中,其周圍圍繞的都是航空航天樓,以及停機坪和跑道。

一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

從表面看,三門基地其實就是一個以直徑五百米光束通道為中心的巨大的機場。

這個機場也是圓形的,其直徑達到了六十公里。

之所以有著如此的面積,那是因為在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中,三門基地是進入太空的主要門戶。

不管是全面開發月球的物資,還是登陸火星,在火星建造永久性基地的物資,那怕是發射的各類探測器等等。

絕大多數都會從三門基地進入太空。

當然了,這只是三門基地的一個主要功能,及太空門戶。

還有就是能源門戶和高能物理門戶。

同樣以光束髮生器為中心,半徑為二十五公里的地下一百米了位置。

有著世界最為強大的超級強子對撞機。

相對於正在設計的,直徑為一千公里的強子對撞機是沒法比的。

但不管怎麼說,只要太空中的那個強子對撞機沒有完成建造,塔木戈壁上的強子對撞機就是最為強大的。

這就是三門計劃中的高能物理門戶。

最後就是能源門戶了。

三門基地中心位置的光束髮生器不單單是產生光束通道,還能透過光束通道接受光柱工程所傳輸的光能。

在三門基地的地下,有著數量眾多的超級電池。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超級電池,其目的是為了調節光能,也就是能量供應的穩定性。

靠近太陽的太陽能收集站將太陽能收集後,轉化成特定波長的光。

這些光透過一個或者多個光能傳輸站將光能傳輸到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太空港。

接著,太空港將這些傳輸過來的光能調製,透過光束通道傳輸到地面的直徑為五百米的光束通道發生器。

光束通道發生器將收集的光能透過大功率光能傳輸光纜將這些光能輸送給超級強子對撞機使用。

以及將光能傳輸到三門基地以外,給整個塔木戈壁使用。

按照設計要求,僅僅透過三門基地所提供的能源,就能滿足滿功率的塔木戈壁使用。

就現在,在三門計劃完成後,會有多餘的能源對塔木戈壁以外進行供應。

按照以前的計劃,要在全球範圍內建造五百個和三門計劃同級別的能源收集站。

這樣一來就能給全世界人民提供優質便宜的能源了。

但考慮到政策的改變。

計劃變成了要在國內建造三百個這樣的能源收集站,滿足國內能量需求的情況下。

透過地面大功率光能傳輸光纜將對外提供部分能量。

現在,三百個能量收集站建設和全國範圍內的大功率光能傳輸光纜的鋪設專案正在進行中。

按計劃,兩年就能全面完工。

這時候,國內所有人都能用上光柱工程所提供的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