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的不說,就說開發整個太陽系。

資源方面,僅僅依靠地球上的那點資源是遠遠不夠的。

開發太陽系,需要很多很多的探測器、飛船等相關的裝置,要改造其他星球,要建造很多很多的太空城等等。

這些專案、工程都需要消耗天量的資源。

如此天量的資源,僅依靠地球不現實,需要在整個太陽系中開採、收集。

也只有這樣,才有充足的資源來開發整個太陽系。

說完資源,接著就是能源,通俗點說就是能量。

這個好說,現在有了光柱工程,且初步實驗已經成功。

隨著光柱工程的完成,太陽系內能源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不過太陽不能熄滅。

除了太陽提供的能源外,還有化石能源、核裂變核聚變提供的能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還能透過更加高階的方式獲得能源。

如正反物質的湮滅、暗物質暗能量等等。

就目前來說,人類最有可能實現的可控核聚變。

毫不誇張的說,一旦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那麼人類就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能源。

那時候,人類就能擺脫太陽去探索太陽系以外的星空了。

最後就是技術了。

說實話,技術非常的廣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唯一能夠改變的其實就是技術。

技術的優劣確定了獲取資源和能源的難易程度和方式,也決定著人類生存的環境和命運。

毫不誇張的說,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資源和能源,但技術是需要一點一點去積累的。

直白點說,有了技術就不會缺資源和能源。

這就說明。資源、能源、技術這三者中,技術才是核心。

人類真正要做的是持續不斷的發展技術。

發展技術最為重要的是更多的人參與到科研中來,也只有這樣技術才能獲得突飛勐進的發展。

蘇哲幾人聊到最後,一直認為人類最應該,能改變的也就是發展科學技術。

只要科學技術夠先進,食物短缺問題、地球環境變化問題、小行星撞擊問題、太陽異變等等,人類都能夠抵抗而生存下來。

幾人正聊著,有訊息發來,說月球基地來的三人和兩臺手持成像掃描器到了。

蘇哲四人穿好裝甲型太空服後來到了遮陽棚的中心位置,也就是直徑一百米冰洞的邊緣。

四人同來的三人打過招呼。

蘇哲和範曉明兩人拿著手持成像掃描器同其他幾人一同飛下了冰洞中。

兩人懸停在地下五十米的位置,用手持成像掃描器不斷的掃著冰洞的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