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隕石都是值得研究的物件。”蘇哲說道,“研究這些隕石,有助於對月球和太陽系的研究,特別是太陽系的早期形成。”

撞擊在月球上的隕石,很多都是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來的。

研究這些隕石,對了解太陽系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幫助。

不像地球,小一點的隕石還沒撞擊地面就被燒沒了。

撞擊地面的隕石,進過地質的變遷,人、動物的活動,很難找到大量的隕石。

現如今,地球上隕石最多,且相對容易發現的也就剩下南極了,可南極環境惡劣,獲取的難度很大。

就現在而言,獲取月球上的隕石都比獲取地球南極的隕石要方便不少。

“恩!是的!我們在挖掘這些隕石的時候也是小心翼翼的,我們在挖的時候不僅要做月球地層的分析,相關的月壤樣品都留有大量的樣品。”章高明說,“這些樣品和收集起來的隕石,其中一部分將會打包運回地球,分發給各高校、研究所研究,剩下的一部分留在月球做研究,其中一部分就要送去月球基地。”

說起月壤和隕石的研究,就讓想起了國內各高校、研究機構、企業人員短缺的問題。

就如這些月壤和隕石,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

這還只是一部分。

要知道,這段時間國內相關機構向太陽系不同的位置發生了太多太多的探測器。

不說這些探測器的設計製造了。

這些探測器收集的資料總要分析的。

太陽系內,除了太陽,有著八大行星、眾多的衛星,還有矮行星、彗星等等。

這些都要一個一個都去研究去分析。

再加上對太陽系的開發。

這要多少人參與進來。

說實在話,在初期,國內的這些人是遠遠不夠的。

“恩!是要好好研究。”範曉明說,“從之前採集的月壤分析情況和月球地質分析看,月球上不缺金屬礦藏,那些稀土礦也不缺,和過去宣傳的一樣,月壤中存在著大量的氦三,這可是可控核聚變的理想燃料,仔細研究,很有可能發現地球沒有的礦藏,或者新物質,說不定對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就能起到重大的作用。”

他清楚的記得。

在航天局發射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其返回裝置就攜帶回了月壤。

在隨後對月壤的研究中就發現了新的礦物。

同時也證明了月壤中存在和氦三和水。

“是這樣了!我們多挖掘月壤做了初步的分析,發現月壤中所含的氦三可不低,對了!我們在挖掘的時候挖掘到了一處鈾礦,而且還是一處富礦,最為奇特的是,這處鈾礦石中鈾的含量高,且鈾同位素中鈾235佔比奇高,達到了百分之零點五。”章高明說。

這座鈾礦石在挖ss防禦系統子系統基地的地基的時候,挖到地下一百米的時候發現的。

當時可是把眾人嚇得不輕。

“這麼誇張,那這樣的鈾礦石隨便提煉一下不就可以做核電站的燃料了嗎?”範曉明驚歎的問,“章所長!你說這個鈾礦是富礦,有多富?”

“誰說不是!至於鈾礦的儲量。”章高明說道,“我這麼說吧,這個鈾礦完全開採的話,用來做核電站的燃料,以去年全球能源消耗的總量為基準,開採的鈾礦夠用五十年。”

發現這個巨大的鈾礦後,ss防禦系統子系統基地都重新做了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