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七號上午八點。

六架待試飛的太空梭依次停靠在測試機場。

工作人員在給每架太空梭做檢查的同時,待測試的人形彷生機器人依次走上了太空梭。

按計劃,每架太空梭將會有六個穿著室內太空服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兩個穿著室內太空服和室外輕便型太空服、兩個穿著室內太空服和室外裝甲型太空服。

在這個準備的過程中,航空航天學院院長戴平安帶著三百多號嘉賓參觀這六架太空梭。

介紹的時候,戴平安異常的激動。

特別是一眾嘉賓見到六架太空梭同時飄起來的時候,眾人非常的吃驚。

嘉賓們看了六架太空梭的短距離飛行,還是各種姿態的飛行。

至於看到六道藍色光束給六架太空梭充能,又是一整驚訝。

一上午的時間,充能、短距離試飛,這個過程重複了三次。

三次結束後,開始往三架太空梭,也就是藍雀號、白鵝號、黑凋號各一架。

往這三架太空梭上裝東西。

其目的就是為了藍雀號、白鵝號、黑凋號三個型號的太空梭有一架是空載的,一架是滿載的。

六架太空梭準備好後,開始測試光束通道的搭建。

這時候,離測試機場八公里遠的ss防禦系統子系統基地中醫一臺特級死光和西北電子科技大學主導的逐光工程的同步軌道太空太陽能發電站控制權都移交到了測試機場控制中心的控制大廳。

為了這次測試,對太空太陽能發動機的光束髮射器和ss防禦系統子系統的特級死光都做了改造。

使得兩個終端能夠同時接受和發射直徑達到三十米的光束。

在控制大廳的人員發出開始搭建光束通道的命令後,ss防禦系統子系統基地的特級死光和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光束髮射器開始動作。

就在這一刻,測試機場上,戴平安笑著對眾人喊道:“大家抬頭看天,我和大家介紹的光束通道馬上就要出現了。”

聽戴平安這麼說,三百多號人抬頭往天。

“給太空梭持續充能的光束通道,啥都沒有啊!”

“利用ss防禦系統和太空太陽能發電站來搭建光束通道,也就你們想的出來。”

“其實不要固定的光束通道也行,用ss防禦系統的武器死光持續充能也是可行的,最多浪費一些能量。”

……

眾人一邊抬頭看天一邊還不忘說上兩句。

就在眾人等的急躁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道藍色光束。

藍色光束傾斜著從測試機場的上空穿過。

見眾人吃驚,戴平安滿臉笑容的介紹說:“這道藍色光束的直徑是三十米,離測試機場的直線距離是三公里,在太空梭試飛的過程中,太空梭會從機場飛入藍色光束中,再沿著光束通道飛入太空。”

接著,戴平安給眾嘉賓介紹試飛的整個過程。

介紹完,一行三百多人來到了控制大廳。

眾人坐在控制大廳的參觀區看著大螢幕上試飛的各種準備。

在這三百多人的嘉賓中,有三十名嘉賓走了出來。

這三十名嘉賓要在工作人員的配合下穿戴遊戲艙的手套和眼鏡,坐進遊戲艙為下午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做培訓。

蘇哲和寧巧巧相互幫忙穿戴好裝備後,坐進了各自的遊戲艙。

坐進遊戲艙後,蘇哲眼前出現的是虛擬太陽系的畫面,之後出現在機場。

機場停著和測試機場上一模一樣的六架太空梭,且還有這六十個穿著不同太空服的人形彷生機器人。

點選進入後,蘇哲的看到的畫面是以一個人形彷生機器人的視角看見的。

還是穿著室外裝甲型太空服。

蘇哲控制著人形彷生機器人,用手敲了敲站在旁邊穿著室外裝甲型太空服的人形裝甲機器人,問道:“大師姐!是你嗎?”

“是的!我正在熟悉人形彷生機器人的操作。”寧巧巧的聲音在耳邊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