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第六代核反應堆,太空建築學(第1/4頁)
章節報錯
參觀完在建塔北湖核電站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了。
蘇哲一行人正在吃晚飯的時候,校長徐正平帶領的學校大參觀團也來到了在建的塔北湖核電站。
眾人在食堂相遇。
學校大參觀團一共一百多號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學校的大老和大老學生。
一陣招呼後,蘇哲、範曉明才接著吃晚飯。
吃完晚飯,蘇哲一行人正準備回去休息的時候,校長助理韓國立邀請蘇哲一行人參加座談會。
時間是晚上七點到十點,關於核工業的座談會。
按照韓國立的說法,為了這次的座談會,西北核工業研究所所長段三笠和西北核工業研究所下屬單位西北核工業集團的董事長馬山才兩人親自趕了過來。
關於段三笠和馬山才兩人,蘇哲一行人是知道的,因為這兩人都是陵州理工大學的傑出校友。
再說了,塔北湖核電站和塔西湖核電站兩座核電站都是由西北核工業集團承建。
而西北核工業研究所更了不起了,不僅主導了第四代核電站的研製,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上也是處在世界的前列。
蘇哲一行人沒有多想,決定參加這次座談會。
等大參觀團眾人吃過晚飯,蘇哲一行人同這些人一起離開了食堂。
蘇哲、範曉明、徐正平、郭子明一行人剛走出食堂,迎面碰上匆匆忙忙趕來的段三笠和馬山才兩人。
一陣介紹後,眾人在段三笠和馬山才兩人的帶領下來到了簡易辦公樓的一間大會議室中。
此時,大會議室中已經坐有一百多號人了。
在熱烈的鼓掌聲中,蘇哲、徐正平等一眾人坐好。
一開始,眾人有說有笑的聊著家常。
見氣氛差不多了,西北核工業集團的董事長馬山才簡單介紹了第四代核電站。
參加座談會的人數將近三百人。
其中一半是陵州理工大學的老師、學生,剩下的一半是西北核工業研究所和西北核工業集團的人。
在馬山才介紹結束後,眾人紛紛討論了起來。
眾人都在圍繞著核工業的未來討論。
很多人覺得現在的核裂變核電站遲早會被聚變核電站所取代。
同時,眾人也知道可控核聚變遙遙無期。
現實是,在不斷研製可控核聚變的同時不斷的最佳化核裂變核電站,及最佳化核裂變反應堆。
眾人先是聊了可控核聚變的研製進度,不管是磁約束和慣性約束都沒有本質性的突破。
大家的看法是可控核聚變還不知需要多少個五十年才能成功。
聊完了可控核聚變,眾人又聊起了核裂變。
最後眾人的意見達成一致。
核裂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及反應堆執行是的安全問題、核廢料處理的問題、核燃料儲量和開採的問題。
見眾人意見達成了一致,西北核工業研究所所長段三笠拿著話筒站了起來。
同時,會議室中的大螢幕上出現了ppt。
ppt的標題是《第六代核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