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期中考試是針對這一屆大一新生的,目的是讓那些渾水摸魚的學生乖乖的回課堂上課。

按照學校的規定,這一屆大一新生所學的科目這次考試的分數只要超過九十五分,這門所學的科目就不用去上課。

就像徐校長說的,學校鼓勵自學,也不用嚴格要求參加所有的課程,前提是你掌握了這門課程的絕大多數知識。

就因為專門為大一學生舉辦的期中考試,大二、大三的學生極其不滿意,組團向校委會反應,說要和大一學生一樣,要同等的待遇。

好嘛!校委會一研究,覺得大二、三大的學生說的很有道理,接受了大二、大三學生的意見。

學校決定一視同仁,期中考試在全校範圍內進行,所有學生待遇和大一學生一樣。

就這樣,具有特色的期中考試開始了。

……

蘇哲一路往教學樓趕,一路看時間。

說實話,這些天高強度的學習,他壓根就沒有把期中考試的事記在心裡。

要不是有助理宗蘭月的提醒,他就忘記了。

路上學生已經不多了,有也和他一樣急忙忙的往教學樓趕。

其實這樣的考試他是不用參加的,但他很珍惜這樣的體驗。

按照他的計劃,他的大學學生生涯也就一學期,滿打滿算也就參加兩次考試。

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

僅有兩次的考試體驗他怎麼可能放棄。

來到教學樓c樓503教室,他剛坐下電鈴就響了。

期中考試持續了兩天,在考試結束的第三天,學校公佈了成績。

成績公佈後,大一學生歡呼了起來,而大二、大三的學生普遍像霜打的茄子一樣。

大一學生所有科目超過九十五分的佔比為百分之九十,而大二、大三的學生只有百分之十。

要知道,這樣的考試不是為了難為學生,或者是選拔,而是考核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

試卷的內容考的是期末考試考的內容,其難度稍微有所提高,要說難真的說不上。

期中考試結束後,蘇哲拒絕了一切不必要的外出,每天基本上都是三點一線。

公寓、食堂、辦公室。

偶爾抽出小半天時間上個課。

就這樣,兩個多月過去,時間來到了一月十五,再過十天就要放暑假了,再過二十五天就要過年了。

這天晚上,蘇哲渾身溼透的坐在書房的電腦前,七天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的設計,且完成了理論論證。

撰寫了博士論文《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理論基礎》。

這些天,他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大科目的強化。

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去學習理、工、農、醫四大類的知識。

最後用半個月的時間撰寫了本碩博三篇論文,分別是《大功率光能有線傳輸技術》、《電磁波相互轉換的微觀原理》、《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