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對岸。

華勝頓。

喬治抱著一箱私人物品站在路邊一臉失落的看著《科學》期刊編輯部大樓。

在這一天半的時間中,他體會了大喜,也體會了大悲。

他非常的後悔,後悔當時沒有多看一眼論文的正文,要是多看了一眼,他就不會落到被掃地出門的地步。

他抱著一箱私人物品坐在了馬路牙子上,看著《科學》期刊編輯部大樓,回想著一天半的經歷。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他記得那是昨天凌晨三點多,他審的最後一篇論文是亞洲的一名十七歲高中畢業生投的稿子。

對論文的標題很有映像,因為翻譯的很特殊,看了好久才看懂標題的意思。

也因為標題的原因,他沒有看論文的正文。

他禮貌的給論文的作者寫了退稿郵件。

完事後,他洗洗就睡了。

睡了五個小時,被鬧鈴叫醒的他急匆匆的趕到了上班的地方。

《科學》期刊編輯部大樓。

他來到自己的辦公位後,做著他每天重複的工作,從一堆不知名科學工作者投的論文中找出有價值的論文。

說實話,他討厭這樣的工作,不僅活多,工資還低。

他想的是審那些知名科學工作者的論文。

一邊想著一邊審稿,在退了十份論文後,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

是總編打來的電話,總編讓他去總編辦公室。

他聽著總編在電話中說話的口氣,他就知道好事要來了,他要脫離苦海了。

果然!

去了辦公室後,總編對著他一陣勐誇,說他工作認真、任勞任怨等等

接著總編給他漲了三倍的薪水,加福利,工作內容也做了調整。

審那些知名科學工作者的論文。

一臉興奮的他回到了自己的辦公位,將手頭上的工作交給了一名倒黴的新編輯。

用了半上午的時間熟悉了新的工作內容,在下午的時候,他就接到了知名科學工作者的投稿。

他對這篇論文非常的重視,因為這篇論文是多個國家中微子探測實驗室聯合投稿的。

一開始,論文中寫了事情的經過。

說是華勝頓時間七月二十八號下午三點到七月二十九號凌晨一點。

這個時間段,地球經歷了一次強烈的、高密度的中微子風暴。

看到這的時候,他想到了可怕的事,直接跳到最後看結論。

在結論中看到中微子風暴不是來自太陽後,他放心了。

他重新從前面看。

在通篇看完論文後,他寫了一段評語。

“這是宇宙對人類善意的提醒,我們人類應該早日走出地球走出太陽系,人類的未來在深空。”

寫完,直接將論文和評語發給了總編。

到下午下班的時候,總編給了回覆,還誇他評語寫的好,讓他將評語和論文安排明天下午三點見刊。

收到這樣的回覆後,他興高采烈的安排著,挑了一張太陽系的全家福……

完成所有安排年後,他下班了。

回到家後,他覺得很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