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了方向,蘇哲將五次測試資料的五組帶負電的離子束的相關資料挑出來仔細的梳理了一遍。

再根據作為模板的光學鏡頭鏡片的特性,計算離子束的物質組成和加工時的能區,也就是離子在撞擊光學鏡頭鏡片鏡面時的速度。

一條資料一條資料的分析,一個引數一個引數的計算,終於在耗了八個小時,消耗五個大饃,半斤大白兔奶糖,和滿滿一杯水的情況下。

帶負電的離子束被他推算出來了。

這種離子束物質組成主要是氮,以及少量的氧和氖。

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推算出來,一方面是他強大的腦力和計算力,再就是得益於有著大量的資料。

離子束的問題解決了,接著又把加工工件的過程和加工環境加入了進來。

通俗的說,就是使用相關的資料,模擬了離子束加工光學鏡頭鏡片的加工過程。

結果,想當的完美。

當然,他做的都是理論,考慮到的因素基本上是理想狀態下了,要在工程上實現,難度還是有的。

就比如離子束的能量控制,以及加工環境的控制,有著很多現實、工程上的難題。

相對的,他對工程實現這一塊非常的薄弱。

這時他知道,要想在探索宇宙和研究基本粒子的這條路上走的更遠,不僅要掌握理學相關的知識,工學相關的知識也要掌握。

想到這,蘇哲站了起來,活動活動身體。

不管怎麼說,他已經在理論上突破了離子束拋光技術精度,以他的計算結果看,使用這種離子束拋光技術,光學鏡頭鏡片平面鏡面能達到0.06奈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10皮米的表面粗糙度。

較蔡斯公司加工出來的0.12奈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20皮米的表面粗糙度要強上不少。

且加工光學鏡頭鏡片的曲面精度能夠達到0.1奈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16皮米的表面粗糙度。

這樣加工出來的光學鏡頭的鏡片,不管是平面的精度,還是曲面的精度,使用在EUV光刻機上都是綽綽有餘的。

當然,這些精度目前只是理論上能夠達到的,實際效果怎樣,還要看工程實現。

完成了離子束拋光技術的理論突破,蘇哲整個人輕鬆了不少。

活動結束後,用毛巾將身上的汗擦乾,就著溫開水吃了五個大饃。

此時此刻,蘇哲整個人,不管是從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都覺得無比的舒坦。

靠在椅子上休息了一會兒,在感覺有些冷的時候,坐正身子開始整理資料。

將離子束的物質組成,電離、加速的相關引數整理好,加工的過程以及加工環境的引數等等寫清楚。

一共整理出了十張A4紙。

他還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DYN離子束拋光技術。

裝訂好後,看了看時間,已經是夜裡一點了。

本想去找包正義和範曉明瞭,想到他們正在忙碌,也就放棄了去找他們。

現在正是第六次測試的關鍵時刻,去打擾他們不好。

再說,他搞出來的DYN離子束拋光技術,理論上可行,工程上有著一定的難度,至少他是這麼認為了。

想了想,還是等明天第六次測試的結果出來再告訴他們。

想通這些,蘇哲將手中的DYN離子束拋光技術檔案放在了資料夾中。

他一邊想,一邊關了辦公室的燈,夜很深了,他打算回宿舍睡覺。

本來想著是一場硬仗,也就花了將近十個小時,十個大饃,半斤大白兔奶糖就解決了。

突然間,心中想,提高光學鏡頭鏡片的鏡面精度,除了離子束拋光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