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大早上的窗外還飄著雨絲,不過吃了早飯後,王遠還是打著傘出了門。

雨幕中的哈市別有一番韻味,秋意漸濃,枯黃的樹葉打著旋兒的飄落,被路邊的流水衝向遠方。

王遠伸手攔了一輛計程車:“師傅,去師專。”

“好嘞,這是去看學生啊?”司機師傅紅光滿面的,這個年代開計程車的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我妹妹在那兒上學。”

“哦哦行,下雨了路費也長了哈,4塊錢!”

王遠也沒計較那幾塊錢,把錢給了對方一路聊著省城的發展,很快就到了師專門口。

師專佔地面積不大,站在大門口一眼就能看見後邊兒的宿舍樓,宿舍樓看上去非常的老舊牆皮都脫落了,但並不妨礙這裡是很多年輕人的嚮往之地。

畢竟只要從這裡畢業,直接包分配,端鐵飯碗。

雖然這幾年的個體戶以及經商潮對鐵飯碗之流有所觸動,但大部分人還是覺得鐵飯碗更好,優越感很足,甚至深深的鄙視個體戶。

和門衛說了堂妹王芳的班級,學號和姓名,很快就見到王芳從北邊兒跑來。

和她一起過來的還有一個女同學,讓王遠震驚的是,這個女同學竟然是旅館老闆娘的女兒,他在老闆娘的屋裡見過對方的照片。

“二哥,你怎麼過來了?”

“我來省城辦點兒事,順路來看看你。”

老家來人讓王芳非常高興,在她的帶領下王遠順利的進了學校,三人很快來到了教學樓一樓靠南的一間教室。

能容納百餘人的教室中沒有其他學生,牆壁重新粉刷過,桌椅也全是松木製作的,看上去相當不錯。

相互介紹後,王遠知道了另一個女同學叫“吳香”,不過他也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直接對王芳道:

“突然來省城唸書,你一個人還適應吧?有什麼難處嗎?”

“還挺好的啊,沒什麼難處的。”

王芳滿臉笑容的坐在王遠右邊,其實她和幾個同學是有矛盾的,但不想麻煩王遠便不打算多說:

“就是學習任務很重,每天都有早讀,還要上晚自習,我還以為高考完了會輕鬆許多呢。”

王芳撇撇嘴難得的露出小女兒態。

“你們是作為年輕幹部培養的,自然不會太輕鬆了。”

“對了二哥,我們有的學姐學長已經開始準備出國了,我們老師就去過國外她說國外特別漂亮,特別美。”王芳有些嚮往。

八九十年代,很多人都削尖了腦袋的想出國,一些學生沒有心思學主課,一門心思的學英語,一些工人沒心思打工,也開始瘋狂學英語準備出國。

彷佛國外遍地是黃金一樣。

很多人確實費盡千辛萬苦的出去了,其中一些人確實過得很好,但也有很多人過的一般般,住在貧民窟。還有少部分人過的非常悽慘,有的腰子都被人販子摘了。

王芳初來乍到見識到了新天地,沒什麼主見幾乎都是隨波逐流,非常相信學長學姐們的作為。

不過因為只是中專,想公派留學必然是難上加難,畢竟留學名額是非常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