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老媽和小丫頭來到姥姥家時,姥姥正在做午飯,戴著頭巾,穿著勞動布的灰棉襖,瘦瘦小小的坐在灶堂旁邊拉風箱。

“姥姥!”

小丫頭被老媽輕輕推了一下,立馬心領神會的大喊起來。

“你們一家子來噠?快進來快進來,外邊冷不?”看到王遠幾人,姥姥非常開心連忙迎了出來。

“冷,挺冷的,還是屋裡暖和。”

“你爸咋沒來啊?”

“他喝酒去了。”

……

姥姥家比王遠家還破呢,東邊的牆山用木棍子撐著,幸好東屋不住人都是用來堆放雜物。

常年做飯,堂屋的牆山被燻得黢黑,也沒有吊頂一根根檁條清晰可見,養的一隻大母羊將羊了,就給整到了堂屋裡。

“咩~~”

大母羊臥在遠離灶臺的一邊在反芻,地上鋪著一些乾草,旁邊還橫七豎八的扔著一些棒子秸,棒子秸的幹葉子都被啃光了。

幾隻奶裡奶氣的小羊羔臥在周圍,還有一隻臥進了筐裡,筐裡還有一些幹樹葉。

老媽道:“將羊啦……將幾隻啊?”

姥姥去裡屋給王遠和小丫頭拿梨,熟花生,松子,紅薯幹,蛋糕等等,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拿出來給他們吃。

“將了5只,在外邊會凍壞了嘛,就牽到屋裡來了。”

天寒地凍,外面就是天然的冰櫃,姥姥家也有一些提前包好的凍餃子,所以中午直接煮的餃子吃。

姥爺和幾個老夥計一起上山拉樹枝子去了,臨近中午時回來了,王遠幫著把樹枝子從爬犁上卸下來。

“小遠,收的那些松子賣了麼?”姥爺好奇的笑道,他的各自很高,不過年紀大了滿嘴的牙齒也不剩幾顆了。

“還沒賣呢,找了一個市裡的買家,對方要先探探行情。”

“那就行,能賣的出去就行。”

嘩嘩~

鍋中的熱湯在翻滾著,一個個熟餃子飄了上來,看上去就像是一條條小船,老媽用勺子推了兩下鍋裡的熱湯,然後舀出一個餃子泡泡涼水,嚐了嚐道:

“熟了,可以出鍋了。”

這年頭帶肉的都很好吃,肉餃子自然也不例外,整個小nou,裡面放些醋,再添一些蒜泥或薑末,把肉餃子放在裡面沾一沾然後放在嘴裡咀嚼,真香!

王遠是真的餓了,一口一個餃子,很快就幹掉了一大碗肉餃子,然後又吃篦子上的肉餃子。

沒有什麼“食不言”的規矩,都是連吃邊聊。

說的都是家長裡短的趣事,事雖小但很接地氣,比如誰家姑娘結婚啦,誰家在山上打到熊啦,誰家挖到人參啦,誰家孩子用土槍打到人啦等等。

最後話題轉移到了王遠的婚事上來,姥姥把事情詳詳細細的問明白了才作吧。

吃完飯後。

王遠領著小丫頭去幾個舅的家裡逛了逛,回來時看到牆根處蹲著一溜老頭,邊嘮嗑邊揚起臉龐曬曬太陽,議論議論國家大事,輕鬆自在的很。

“姥爺們在這曬太陽吶?”

王遠笑著和大家打了聲招呼,然後就帶著小丫頭回家了。

回到姥姥家,姥爺把幾個古董花瓶取了出來,正在和老媽說有關幾個古董花瓶的事,花瓶都有底款,寫著“大清康熙年制”,“雍正年制”等等,其中有2個有缺口了。

用溼抹布擦擦瓷瓶,上面的牡丹花紋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