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宣佈收松子後,短時間內就有好幾個村民來王遠家詢問,知道1毛錢/斤的價格後,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是嫌價格低。

而是覺得太高了。

很快幾個大爺大媽就陸陸續續qiu來了30多斤的松子,灰褐色的松子散發著一股淡香氣,看的小丫頭眼睛放光,伸手就要抓。

“等會兒再拿,還沒過稱呢。”

王遠笑著給大家過稱,王爸爸王媽媽在旁邊幫忙。

最後的小零頭一般都給大家捐上去了,所以大家覺得王遠這人做事可以,樂呵呵的繼續去山林中摘松塔了。

松樹很高,摘松塔一般是爬到樹上,用杆子打松塔。

為了大家的安全,王遠還特地去市裡找了上次那個老鉗工,花錢讓他幫忙打造了一批爬樹用的貓爪子,然後又讓人縫了一些腰帶。

把貓爪子和腰帶免費“借”給村民們使用,並再三叮囑大家要注意安全。

村民們一開始覺得用不慣貓爪子,但用了兩天後就發覺是真他孃的好用,不僅爬樹的速度更快,和腰帶搭配著使用也更加的安全。

又過了幾天。

王遠還去了一趟幾十裡外,姥姥家所在的“小河屯”,把大舅家設為收購點,也在小河屯收購松子。

雖然很多村民嘴上說著不在乎錢,但真的有賺錢的機會了,很多人還是非常積極的。

即使很多老爺們兒覺得總是上樹打松塔有些跌份兒,但挨不住家裡老孃們兒的嘮叨和哭鬧,最後為了家庭和諧,也大都會去打松塔的。

據王遠觀察,兩個人打一天松塔,算上燒松塔剝松子的時間,大都能收穫20~50斤的松子。

50斤就是5塊錢,連王遠都感嘆,一些勤快人是真的很厲害的。

這一天。

妹妹王晴要放假了,吃過早飯後,王遠就被老媽趕去縣城接妹妹。

騎著腳踏車一路猛蹬,等來到縣城時發現才9點多。

蹲在馬路牙子上又等了一個多小時後,縣一中終於放假了,大量的學生跑出學校,就像是羊離圈一樣,王遠都能深切的感受到他們的開心。

“哥!你怎麼來了?”

王晴站在遠處眯著眼看了一會兒,湊近了才發現真的是自己的二哥。

“我來接你回家啊,如果我不來,那你要走著回去嘍。”

“好好好。”

王晴把一大包袱髒衣服放在車筐裡,她剛想坐在後座上,王遠卻制止了她:

“等一下我先上,不然我一片腿容易把你踢下去。”

“哦,咱爸媽和爺奶還好嗎?”

“好,好的很。”

把腳踏車推到馬路牙子旁邊,藉助馬路牙子的高度王遠直接坐在了車座子上,腳掌能夠到地面。

等妹妹王晴坐在了後座上,他才騎著腳踏車往家裡趕去。

兩人一路聊著天輕鬆的很。

微風在耳邊吹過,雖然日頭很大但並不覺得太熱。

等路過鄉里時,王遠還又買了5斤豬肉,生豬肉都把王晴看的流口水,她確實是太缺油水了。

這個年代很多人家的飯菜都很難吃,但縣一中的飯菜是難吃中的難吃,不僅是菜裡沒有一滴油,很多時候菜根本就沒熟。

到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