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此事萬萬不可!”

荀光遠猛的站了起來,張口就反對道:“古人云,民可使之知不可使由之,民之愚,乃治之本吶。”

全民識字學習,毫無疑問會威脅到如今讀書人的統治地位。在這三不管地帶,除了學堂的高元駒以及一些學生外,真正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只有他荀光遠一個,而真正的書香世家,也只有荀家。

自古以來長久的薰陶使得荀光遠的思想還停留在沒有落難之前,做為一個傳統的讀書之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論已經深深的刻在他腦海裡。

若是這三不管地帶所有人都讀數識字,他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荀老爺子,別激動,先聽我解釋一下可行?”

徐川擺了擺手讓荀光遠坐下,眼神卻落在了會議室內其他人身上,相比較荀光遠,其他人臉上同樣都是驚訝無比。

似乎全民讀書全民識字這一說法本就不應該一樣。

聽到徐川的聲音,荀光遠忽的打了個激靈清醒了過來,心中得暗道一聲不好,他剛剛的行為似乎有些過份了。

作為一個君主,可以容忍臣子拔扈,但是最忌奪君之權,抗君之令,而他似乎做全了,當初他也是進得朝堂之人,這些事情又如何不懂。

訕訕的笑了笑,荀光遠摸了摸自己的鬍鬚,有些尷尬的道:“是老朽過於激動了,川侄切不可在意,只是這一提起讀書人來,難免要辯上幾句。”

徐川擺了擺,道:“不用在意,您老人家學的是修身治國之道,我要讓咱們鄉親百姓學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之路,我們沒有衝突,沒有矛盾,並不衝突。”

荀光遠的激烈動作,他自然看在眼裡,他並不怕和荀光遠衝突,只是懶得理他而已。

對於徐川來說,讓這裡的百姓讀書識字是必須的。

三不管地帶太小了,人口也太少了,如果不能透過科技一直保持自己的先進性,隨時都有會被周邊的山賊強寇,甚至是三大國吞掉。

但科技的發展,但靠他一個人是行不通的,他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和點子,但具體的執行和細節,肯定需要其他懂行的人來做。

一個地區的發展,依賴的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而是無數人一起的努力。

所以讀書識字,教育孩子啟蒙,這是誰都無法阻擋的事情,荀光遠阻擋不了,也無法阻擋。

只不過對於他來說,他要教的東西並非古人的那些四書五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格言聯璧、資治通鑑之列的東西,懶得和他衝突罷了。

“噢?此話怎講?”荀光遠有些好奇的問道。

徐川道:“如果要細說的話,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不過我要教的,並非四書五經、增廣賢文、格言聯璧、資治通鑑這些東西。所以您老人家安心讀書,辦您的學堂,我做我自己的就行。”

“那川侄何時準備科考?”見徐川說教的東西和自己不同,荀光遠又問道。

他心裡的算盤可謂是打得啪啪作響,三不管鎮,唯有荀家是真正的書香世家,是外面流露到這裡計程車家,若科考的話,頭三甲必然屬於荀家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