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有心駐守本地,但無終的情況,並不樂觀。

在荀攸大部人馬到來後,於多日進攻下,無終城,漸顯難做防守之態。

這一次,公孫瓚沒有猶豫,率領殘部,直接回到了遼西之地。

接連的數次大敗,加上兵士內部叛亂,導致其人很是警惕。

回到遼西后,便將兵力集中到一處,且於令支城加強了糧草等各方面籌備,顯盡防守之決心。

隨之數日內,得以於鞠義的衝殺,公孫瓚於前安排阻攔之部,莫不潰退,大將單經,更是為鞠義所斬。

後於令支城,到來的荀攸,果斷選擇了兵圍。

為了防範公孫瓚這次的逃竄,荀攸做足了準備,且選擇同鞠義合作,共同圍守之。

而在廣陽、漁陽等地方,於荀攸同鮮于輔等人商議下,地方小叛亂平定與恢復工作,同時進行。但像上谷、代郡之地,卻是在袁紹歸於冀州後,為之從後方所取,牢牢行做把控。

如此一來,公孫瓚與劉虞之戰,後以劉虞死,公孫瓚遭遇聯軍平之,困守令支,幽州幾為三個部分,而暫告一段落。

這裡面,荀攸暫取涿郡、廣陽、漁陽、右北平之於大部,袁紹而得上谷、代郡。遼東太守公孫度,在趁著幽州戰事間,赫然已將遼東、樂浪控制於手。

但幽州的戰事,並未徹底結束,各方爭鬥,一時間,亦難完全分出勝負。

九月中。

兗州戰事,卻是迎來了決定性的變化。

曹操在定陶大破兗州士族人馬後,得曉其父於獄中而死,殺心大起,大殺千眾人。

曹嵩乃漢靈帝時朝廷要臣,曾位列三公之首,孝意之名下,曹操正也藉此,除掉了一大群背後起亂之士族。

至於曹嵩於獄中之死,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為獄中盜匪所害,也有人說是有大族為平叛的曹操,在從梁國來戰的路上,為之所滅,故行報復。

但無論何種情況,以情形之變化,讓陳宮、張邈等人,始料不及。

在定陶作為後,接下來的戰情,更為嚴峻。曹操兵分六路,開始了對東郡、東平等地的決定性戰事,力圖在冬至前,安定好兗州地方。

之所以如此急切,還有青州和幽州的變動,讓之憂心忡忡。

而為曹操所領下,各路曹軍,士氣大振。張超,許汜各方之部,另有地方起亂的郡兵,亦是節節敗退。

但有曹操於定陶殺人之事,即便被曹軍殺得潰退,也少有人敢投誠,大部逃亡徐、青之地。

濮陽。

望向從張邈手中遞來的軍報,陳宮等人,眉頭緊鎖,雙手微微顫抖。

誰能想到,曹嵩於獄中的意外之死,會如此刺激到曹操,不僅大肆屠之,其部比之前,更為迅勐。更別說程昱和夏侯淵所領人馬,於後方相抗。而今地方起事之部,也難以阻之,要不了多久,東郡只怕危急。

“諸位,曹阿瞞進軍迅速,已然率三部人馬來奪東郡,而今我等當如何阻之?不知諸位可有見解?”

上首桉,被迎來,而行處事的張邈,精神顯得頗為疲憊,且多悲傷,他語氣有些低沉道。

張邈如此狀態,原在數日前,曹操攻下陳留後,將之妻族全數屠殺,亦為立威。

這兩日來,被接到濮陽的妻子,每日都在哭鬧。張邈有種直覺,只怕曹操一旦拿下東平國,其東平張氏,也難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