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破敵(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即此,文丑在為眾將去令後,其親率大部臨前,所領之部,遠超四千。另有中路各部,也是緊隨其後,一道隨行之。
“殺!”
雙方剛一碰面,未有言語,便戰在了一起。
但見敵軍來戰,關羽一直保持著冷靜,他在衝入敵軍內後,廝殺一陣,迅速撤出,並未過於戀戰,而是不斷調整進攻之勢。
而於戰鬥之內,他藉機很快掌握敵將的手段,心道:來戰之將,善於領軍俯衝,且隨我部不斷折轉,看來正是那位文丑!
眯眼望著不斷下沉的落日,回頭時,發現後方的令旗搖曳,此正是軍議中,商討行軍訊號。
時機剛剛好!
關羽迅速下令,以本部人馬,向旁側撤去。
因為敵人的中路之部已經到來,此時本方之部,經過廝殺之後,恰處於睏乏之間,為敵將文丑親做領之部,情況也好不到哪裡。
而看到關羽大部向旁的撤離,意圖撤離戰團,文丑心有警惕中,使後方各部緊緊隨行,一併追趕之。
就在這樣的邊戰邊退間,袁軍人馬,不覺中,離開駐守之地,已有五六里。
恰在此時,後方丘陵,以尚帶著幾分乾燥的荒草叢,忽有濃煙冒起。
“將軍,窮寇莫追!
敵軍有斥候潛入,於我等後方放火,或有以燒糧草之目的,即以天色漸暗之,可當回援也!”
正騎馬率部追逐的文丑,以親將所言,不禁想到了幽州戰事時,青州軍為公孫瓚部設套,而取得涿縣大勝之事,渾身出了身冷汗。
他再略一念想,當是時,本方兵士中,眼看後方濃霧,人心都有些動搖,確非夜戰之機。
再度望向沿著大道,不斷後撤的敵軍部,文丑心有不甘,但也知曉,當做以大局為重。
可他這個“撤”字,剛說出口,前後佇列變幻,行做防禦間,準備折返時,又有殺喊聲傳來。
原來是關羽再度率部殺回!
除了關羽部,還有同行至此,本做等待的其他之部。
是於一下子出現這麼多人,殺喊聲之大,讓袁軍中人,始料未及。
突兀出現的情況,文丑自曉一場硬仗在所難免,他迅速下令,以各部重新備戰。但也正因此間耽擱,聯軍大部,已然殺到了面前。
兵士前方,張飛、魏真等將,更是率部衝鋒之。
以袁軍內部這一剎那的混亂,是故尋到了有利之時機。
這也正是陳宮所謀,在關羽將敵人拖累,不斷轉換中,先吊起敵軍士氣,後行瓦解,再度戰之。
正如《左傳》中所言: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於此之下,別看這小小的“勇氣”,恰也是同樣的戰場環境,相似的兵力部署下,決勝之於關鍵所在。
天時地利人和間,袁軍本處於“地利”之中,關羽的試探進攻,並做誘敵,恰是將袁軍的有利去除。
若是鞠義於此,以之性格,定不會在關羽攻來之際,立刻發起反擊。而是會行做全面備戰,以己方之有利,來行攻伐。文丑的好戰,恰也進入聯軍預想之內。
黃昏下,獲嘉城東北十里之所,成了兩方人馬交戰的大戰場。
或以袁軍內部,也沒有想到,正面交戰,會來得這般迅速。
看\漢中祖\就\記\住\域\名\:\w\w\w\.\8\2\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