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破敵(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魏真的軍情送來後,劉祈同劉備等人合計,先行排程牧野的關羽部,向前增援。
他與劉備,也同時領兵,向獲嘉方向而去。
此外,陶謙和劉琦留守朝歌后方,夏侯蘭繼續駐守共縣,張飛在得令罷,率部同行……
其他各方面增援力量,也在有序到達戰場。
袁紹希望透過修武、獲嘉之地,集中兵力,對聯軍完成一場正面戰場的擊潰。
他劉祈何嘗不是等待這個時機!
多日來,於北側,其帶領的將近兩萬聯軍,實際傷亡並不算大。無論青州兵,還是徐州兵士,劉備所領的荊州軍,莫不是精銳之部,且在前番連續大勝中,處於士氣高昂之態。
而面前的戰事,一旦勝利,將有利瓦解袁紹在河內的佈置,對接下來兵入雒陽非常重要。
與此同時,劉祈並不憂心,冀州的袁紹部,會從鄴城方向支援,於之後方添堵。
原在拿下朝歌當日,於河內尋到落腳之地,並控制三處重鎮後,他便為早有備戰的青、幽之地去信,以荀或,荀攸,田豐,各做內外主持,開展對冀州的軍事進攻。
冀州面臨的壓力,必然會成倍增加,在此之下,難以對河內、雒陽方面,行做援手。
至於今歲夏時,為袁紹竊奪的幷州。涼州董卓的進發,早讓幷州局面變得嚴峻,更不可能再抽兵到來。
是故,在他使出這個殺手鐧,各方人馬開展全面的討伐之勢後,袁紹於此,只剩下河南,河內,雒陽,弘農等地,所能調集的地方之部。
這正是四面人馬,借勢進攻的最佳時機。
時已是一月二十。
春天到來,氣溫能感覺到明顯的回升。
抵達獲嘉境內,劉祈與劉備領大部同魏真匯合時,從昨日至今,袁軍還未有來犯,可見還在進行緊張的備戰。
蓋以雒陽、河內地方,袁軍來源本就混雜,各方的協調與安排,絕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這給了聯軍足夠調整兵事的機會。
一大早。
在張飛人馬,從共縣抵達駐守之地後,劉祈召聯軍將領,於帳內進行戰前之議。
劉備居於劉祈下首的左側第一位,如此行徑,也是表明了劉祈對劉備的親近。
陳宮、簡雍、魏真、關羽、張飛、王真等幕僚將領,則各居兩側。
戰事迫在眉睫,但同自討袁以來,劉祈也是穿戴盔甲,頗顯威武氣勢。加上精神之態,人者見之,莫不暗加贊之。
在使魏真介紹了軍情後,劉祈起身,來到中間的沙盤之所。
此沙盤也是斥候這數日來,冒著生命危險,行之探查所得,即連夜製作。
“如魏將軍所言,袁紹之部,已臨獲嘉城下,正調遣糧草而至,除了正面之戰外,還有微弱作為,是準備借地利優勢,與我等持久相抗。
以後者可能性小,因以雒陽傳信,京師雒陽內,於袁紹作為,大有不滿者,正日益增多。戰事對袁紹拖得時間越長,其後方越難安穩。何況並未我等一路,還有曹操,胡軫,丁原,三路之部同進。
戰情之變化,與之可是未定之勢!
然則於此,也不能不防備之。我方之軍目標,也正是快速破掉來阻之地,以好早日拿下懷縣。”
此中設防安排,在往來戰事前線的路上,劉祈實際就同劉備、陳宮、簡雍等,有過小議。
袁紹在比拼時間,聯軍也在比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