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檄文(第2/2頁)
章節報錯
甄城城下駐紮的青州軍們,確實退了,還往退了差不多有五里地。
念及明公曹操所書,知曉其中造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青州軍也沒有必要如此……
“全軍收拾物品,一個時辰後,撤離甄城!”
“諾!”
而在東阿,堅守了數個月,城內即將糧草斷絕的程昱,也收到了信函。
他透過堂舍的門窗,無視了吏從們注視來的目光,遙望西面雒陽的天空,長嘆道:“還有數日,便是一月,春即將至。真乃多事之春也!
諸君,召集城內兵士,準備離開東阿,南下而行!”
範縣等一些曹軍仍做駐守,但為青州軍包圍之地,亦在上演這一幕,而向燕縣方向,同曹操匯合。
同一日裡,袁紹兵入雒陽,挾持天子,在朝堂詔令下發之際,於曹操和劉祈的宣傳下,往天下各地而去,各自以幕僚書之的檄文。
曹軍之內,乃是陳群親自執筆,言談中,大罵袁氏忘恩負義,乃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者。
劉祈帳下,則是由荀或在獲曉袁紹進軍河內時,就送來的討檄文書,言辭間,亦是顯得激烈。
即於此,人皆能看出,雒陽朝廷本就處於事外,袁紹率部行駐,目的不純。加上劉祈和曹操的訊息,先一步送往地方,先入為主下,心懷漢室者,莫不以為,袁紹乃是挾持天子,而行不臣者!
歲除日。
劉祈領部,到達了濮陽。
陳宮、張邈等一應官吏,全都出城迎接。
望向這些州郡官吏,劉祈以禮待之,絲毫未有倨傲之色。
此外,他還慰問了家人慘遭曹操屠戮的張邈等人。
到達城內堂舍後,在陳宮等人所邀下,劉祈並沒有坐在首桉,而是將張邈請到了首桉坐下,他於次桉落座,且朗聲道:“張君,陳君,皆為我敬仰之士。於兗州混亂之際,也是君等力挽狂瀾。今我初至,還將有勞諸君一同協同,安穩地方,恢復黎民百姓生息。”
言語間,劉祈表露出一個意思,他暫時不會去動州府,至少在各地安置恢復方面,依舊是張邈、陳宮等人主持。
但於地方兵事,即使張邈等兗州士人有心,且也無力,只有借青州兵員以衛之,特別是當下這種環境。
若無劉祈,只怕得挾天子的袁紹,就會迅速使大部人馬,從白馬來取。至於眼下,兗州之地,也已成為三方之間,事實的角力所在。
為劉祈言罷,性本耿正的陳宮,當即起身,直言不諱道:“劉使君為漢之宗室,今以袁氏竊漢,而誅不臣,我等自當竭盡全力,行以助之。但不曉於兗州未來,劉使君如何處之?”
陳宮問詢之處,重點自然是還在東郡南側的曹操之部。
關於劉祈同曹操的議和協議,除少部分人知道外,很多人並不知曉。
陳宮現在問起,劉祈誠摯道:“不瞞諸君,陳長文前番代替曹操與我之議,各以為不當爭鬥,而將事於討袁。以陳留、梁國、陳國,暫以其駐之。待討袁之後,再行論之!”
陳宮等人點了點頭,未多說什麼。只是以兗州,將來還是免不了戰事。
眾人沉吟中,劉祈眸光一動,又道:“陳君、張君,還有諸君,不知於討袁而救天子事上,諸君有何建言?”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