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韜言談下,開了個頭,其他人,也都紛紛討論起了之前的陳留戰事。

平日這般說道,更有交流想法之念。

但以每個人看待問題的方向不同,常於人靈感。

而優秀之人,常處於於此,皆會變得優秀。

論述完所知的陳留戰事得失之後,幾人還各做模擬兵士部署,將此間的宴席,也推向了另一個高潮。

「孔明雖比我年少,但其中軍略施為,超於我也,庶自敗之!」

看到徐庶在同諸葛亮的推演中,甘拜下風,一臉敬佩,其他人也都面帶笑意。

數人之內,徐庶算是大有才華之屬,為諸葛亮,龐統等一應人等,皆有敬佩。

其人性情豪爽,頗為仗義,也是讓人樂於交往。

而面對年歲小一些的諸葛亮之屬,徐庶也是多加照拂。

但以徐庶所言,諸葛亮笑著搖頭道:「元直乃是天縱之才,於此戰的謀劃內,多有思思慮,且更注重長遠。我能勝之,多因運氣,且數年于軍營之內,也有待過,為父兄所言,遂有知也!

真要放在同一處戰事上,元直之謀劃計,當是遠勝過我才是!」

諸葛亮年紀輕輕,為人謙和,絲毫沒有年少有為,盛氣凌人的模樣。

正是這種寬厚仁愛的性子,也最得徐庶喜愛。

兩人雖非刎頸之交,但於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故以為摯友。

年紀跟徐庶差不多大的龐山民,長相更為富態一些。上月時,已經得郡府所召,準備與郡中擔任官吏。以今日諸葛亮和劉紀所舉辦的宴席,實際也是對龐山民這位友人的送別之宴。

在此時,龐山民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我聽聞,曹豫州前段時間,帳下有收以戲志才,此間名士,為其所謀,但不曉可有此事?」

戲志才乃是潁川名士,同荀或交好。

荀或早有為劉祈推舉過戲志才,且在郭嘉入帳之後。但實際上,戲志才一直沒有選擇出山,而是在觀望局勢。

在曹操得退守潁川的時候,也有數次的拜訪。

依照而今坊間的傳聞,此間潁川名士,許已經有加入到曹營之內,但還有傳來確信的訊息。

龐統即聞之,且曉從兄是從哪裡得到的訊息,以今日之時,今日之機相告,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應聲補充道:「戲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是潁川之地,不可多得的才幹之士。

于軍略等多方面,且是知之,以為籌畫士也!

其人性情難以琢磨,但以得入曹豫州的帳下罷,或是有動作處之!

依我之見,曹豫州而今北上再得兗州,大有不可能行之。其下一個目標,許會是南陽也!」

龐氏兄弟的道言,讓劉紀同諸葛亮,目光稍一對望。

徐庶也有思襯,且看出龐氏兄弟提醒外,不想多說,再度扯開話題,道:「曹豫州帳下幕僚將領不算少,但以劉青州可有的忙了!

而以劉青州處事,只怕曹豫州不上做戰之,豫州也有危機……

但以我等所處荊州,諸位以為將來該如何處之?」

說到荊州,也是眼前事,這群青年們,各做思襯。

但以荊州之所,處於四戰之地。

然而,這些年來,荊州牧劉表,雖有地方之平定,另有安定州郡,但於外所行,卻是寥寥。甚至連南陽也有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