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孫策的水師最前,大將黃蓋,處於第一艘戰船上。

他早數年,即跟隨孫堅。

這些年來,立下不少大功,也是孫堅帳下幾名肱骨將領之一。

這次長公子孫策,受命北上,主將孫堅,實際並不放心這個長子,另以之同行主事。

但在這些時日的交往下,長公子所行,還有那位周家郎君所事,讓黃蓋的感官,大有改變。前番數戰,甚至多虧長公子的安排,還有周瑜的軍策。

拿這次突兀進軍,聯合紀靈,而攻青州牧劉祈後方來說,本就是相當大膽所為。

然以此行此事,常人不敢想之,以當下的進軍來看,確屬順利。一旦事成,於大破劉祈部,贏得彭城,進而拿得整個徐州,都是意義重大。

黃蓋感受著夜風裡的清涼,他手持大刀,望著前方,思緒實則更多一些。

不僅僅是針對即將到來的戰事,還有整個江東的未來。

“將軍,前方有軍情傳來!”

兵士忽乘坐小船臨近,到達戰船上後,即將情況悉數以告之。

黃蓋在得訊後,心中沉吟道:這前方從支流彙集而來,突兀出現之部,莫非是早到於此的紀靈部?

他迅速各船隻停止行進,併為後方的長公子孫策去信。

也就在間隔一刻鐘後,前方的兵士,再度送來訊息,不出所料,果然是紀靈彙集之部。

半個時辰後,從後方趕上的孫策,也同紀靈會面。

紀靈這幾年裡,以其戰功,可謂是獨步江淮,只是比勐虎孫堅,要差上一些,但人所周知。

不算孫堅之附庸合作者,作為袁術帳下第一大將,其人兵事能力,無可置疑。

在見到紀靈,這位留著長髯,面色肅穆的將領後,以黃蓋做介紹後,孫策迅速見禮之。

而初觀孫文臺之子,如此風姿,紀靈也鄭重不少。更因孫策在到來徐州,短短時日內的那些戰績,讓之喟嘆。

于軍將之間,也只有實力,才能讓人看重。

“將軍以為,我軍進攻彭城之側,劉希德而今可能發現?”

在略作寒暄後,孫策直接提起了戰事諸事。

紀靈立在船上,目光從月光照映的江水上移開,看向面前的孫策,道:“我部之於諸多行事,且多小心。另依照斥候白日所探,劉希德之於彭城部眾,未有大變動,只是按照之前的策略,繼續往下邳方向移動。可見並未認識到,我方之於進攻!

公子之策謀,成功的機率很大!

只是我有疑問,公子為何不讓我將下相人馬,以大部來此,還留下一部分,莫不是憂心那劉希德之部,會提前預料,插上翅膀,而來截我等後方所在乎?”

黃蓋於側沒有出言,而是靜靜聽著長公子孫策回道:“將軍之於所欲,我之前也有此打算,但以公瑾所言極也!”

知道紀靈對周瑜不熟悉,他將周瑜介紹了下。

“以前番數次戰事,能得淮浦,淮陰之地,即多虧公瑾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