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前的彭城戰事中,黃蓋正是江東兵的主力大將。

而以黃蓋主領水師,為劉祈添了不少麻煩。

這次選擇城內駐守,與城外水師游擊戰術,可見黃蓋於戰法之應用熟練。

作為進攻徐州核心的主前線之地,孫策明白,周瑜明白,黃蓋同樣明白,凌縣的重要性。

是故,凌縣的堅守,於北上而來的江東兵而言,絕不能丟失。

但同樣地,對劉祈而言,拿下凌縣,也是大破江東兵的關鍵。

這裡面,首要的還是對黃蓋親領小部水師的擊潰。

此間重任,第一時間為太史慈主動領去!

太史慈不僅僅是擅長陸上戰事,在水戰方面,也早有研究。即於破黃蓋的方向上,於劉祈到達凌縣大營的當日,其人便有做道言。

“破黃公覆,便有勞子義了!”

即於太史慈言畢,劉祈當即給予了肯定。

郭嘉在一側,接著補充道:“作為太史將軍破敵的補充,嘉認為,使君可使另一部,從東北方向,再擊江東兵的駐地,完全斬斷凌縣同淮浦的聯絡!以之更為被動!”

劉祈望向地圖,且見郭嘉手指方向,面上露出了笑容,道:“我正覺可做戰果擴大,奉孝所言,解我憂也!”

當日間,又透過對戰事的模擬,終以決定了更細緻的突破方向。

三日後,親率水師出擊的太史慈,再度使用誘敵之計,於黃蓋兵行懷疑中,藉機圍攏,水上之戰下,大破黃蓋。直接消滅了孫策在凌縣一帶的有生水師兵力。

在另一側,許桉也是大獲成功,導致凌縣之地,成為了一座孤城。

淮陰。

孫策而今正處此,連續數日內,戰情不斷傳來,以黃蓋受傷敗退,為江東兵,再度增添了一些陰影。

“公瑾,今日之況,你如何看待?”

在幕僚將領們離開後,堂舍內,只剩下了孫策和周瑜。

面對摯友,年輕的孫策,難以掩飾這次輕敵,及其中的失利,面上的表情,很是惆悵。

這等情緒的表露,讓對孫策極為了解的周瑜,也有感嘆。

二人時下雖說是上下級的關係,但數年友誼擺在面前,加上孫策對他的完全信任。即於摯友憂傷間,周瑜跪坐在孫策一旁,伸手拍了拍摯友的肩膀,道:“伯符何以如此?”

在孫策望過來的時候,周瑜拿起旁邊的水壺,為好友添了一杯水,道:“青州牧劉希德,乃為何許人也?伯符應知之!

其於數年以來,各等戰績所為,實不需我多言之。

能同之交鋒間,我等取得這些優勢,便是足也!

遙想去歲與今歲,便是名望所歸的袁本初如何?曹孟德如何?

還不是敗在其人手下,這次我等因後勤等多方失利,又何以算得上?

將來於江東之地,重振大部,便以再度戰之,何做懼哉?”

周瑜說完這些,留給旁邊的好友思索時間。

過了數息的時間,孫策目中重新泛起了光彩,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