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國內,而今敗退於靈壽之人,不是旁人,正是袁紹手下大將鞠義。

鞠義在為荀攸以計而破,敗退到上曲陽時,再度為太史慈擊敗,後進入常山國。

但因為前段時間的雨水,導致靈壽一帶的道路中斷。

進而,鞠義向處於幷州的袁遺匯合之事,被迫暫緩。

在北上而來典韋進攻下,以青州兵的戰術,鞠義被困於靈壽山林之內。

就算過去了將近十日,也未有出山投降。

於此,典韋數次以兵士入內,發起勐攻,奈何以地勢的複雜,最終還是放棄下來。

雙方之間,也陷入到了膠著裡。

不算中山國北端的小股,同匈奴人聯合在一起的袁氏部從。鞠義所領,而今也是冀州之所,僅存的袁紹主力之部。

其人所領的這些人馬,實於幽州戰事間,就發揮過巨大力量,可謂之能征善戰。

荀攸當日為破鞠義之部,也是花費了巨大力氣。

劉祈率部,到來靈壽的當日,親做駐守的典韋,以副將王默主兵士,他親出二十里而做面見。

“末將典韋見過使君!”

看到劉祈到了,典韋面帶喜悅。只是眉色間,因鞠義遲遲難做戰勝,而平添了一些憂慮。

到來靈壽的途中,郭嘉藉助所知道的情報,於鞠義有過詳細分析。

是故,對接下來的戰事,劉祈心中也有定計。

他下馬來,雙手將典韋扶起,道:“北上而戰袁軍,以平地方事,我于軍報內,皆有知曉,典將軍勿要憂懷!

來,我為你介紹下,此乃郭君!”

對於郭嘉,劉祈在上次的書信中,為典韋略有提及。而任為軍師將軍,足可見此人才華之重,且為使君劉祈認可。

在此之前,以兵入幽州,而平公孫瓚之亂,後定地方者,也只有荀攸得領過此間官職。但荀攸在青州兵內的名望,早於郭嘉,其中戰績,更是讓人稱讚不已。

典韋被劉祈牽著手,來到高大英俊的郭嘉面前後,二話不說,行禮大拜道:“典韋見過軍師!”

郭嘉也知道典韋之威勐,昔日護佑使君劉祈,為平青州之地的黃巾軍之亂,有立過汗馬功勞,他沒有託大,迅速回禮道:“典將軍之勇武,嘉早有耳聞!

在見典將軍之前,我以為天下勐將,當如張翼德之輩。

今日見了典將軍之後,我才知道,典將軍更盛也!”

張飛張翼德在討袁戰事間,處於劉備帳下,但其人所行戰果,世人多有知曉。就算是身處冀州戰場的典韋,也有聽聞。除了張飛,還有關羽,皆為大將!

郭嘉如此稱讚,典韋心中也是開懷,面對這位軍師,感官改變不少。

後在一應部將護衛下,處於中間的劉祈,直往靈武城而來。

到達靈武城內,他先聽了典韋和王默等將,對於面前戰事的彙報。

在得曉鞠義今日一早,有分兵突圍之象後,劉祈讚道:“果然不出奉孝所料,鞠義並無死守之心,在放出我軍援兵將到的訊息後,其人更顯急迫!”

劉祈這便看向下首的典韋,呼表字道:“洪飛,於鞠義之敵,斷不可急躁。而今比拼的乃是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