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迎歸(第2/2頁)
章節報錯
眾人各做思慮間,劉祈出言道:“時局即如此,諸君,如今要討論京師之局,京師之內情況,尚未不明,我等當儘早而入京中,以平息混亂,以安百姓……”
也就在劉祈說完不久,有兵士來報,原本緊閉的雒陽城門大開,王允到了。
待王允同陳琳一道軍帳內後,正式報告了雒陽局面,以請劉祈和曹操之部,行入雒陽,協助控制局面。
長安。
雒陽的局勢,胡軫以賈詡建議,時刻都在緊盯。
袁紹攜部逃走,聯軍已快到雒陽城下的訊息,他也是於當日就有所知。
而京師的變動,以局面之混亂,恰為之北上,而兵進幷州,提供了機會。
短短半月的時間內,幷州之部,在遭遇董卓進攻之際,也為胡軫所遣北上之部而犯。
而胡軫的目的,也很明確,便是藉此時機,進一步擴大他在關中的地盤,並想辦法,進一步將河東等地拿在手裡。
至於雒陽,在失了先機之後,於賈詡建議下,他並未繼續取之,但也保持著對袁紹的約束之力。而今袁紹兵敗,已成定局,甚至只要他想,也能攻破關城,兵入雒陽。但胡軫沒有這麼做,他很是清楚,此時往之,意義不大。
於本方之前的失利下,繼續擴大在關中地區的優勢,才是關鍵。
同胡軫抱有同樣目的的,還有丁原。
丁原也沒有謀求往京師而行,於呂布離開的這段時間,除了往雒陽的進軍,他一直在尋找往南陽而戰的機會,以聯絡各方,將弘農和南陽連線在一起,不受朝廷管理,割據地方。
大漢朝廷原本還有威望,然則,袁紹所行之事後,朝廷的最後一絲大義也將被消耗一空。
將來者,必會有多行挾天子者!
漢家朝廷既然難做效命,那就為自己考量,遂以丁原,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擴大地盤,而做自立!
也就在袁紹身死,劉祈、曹操等人進入雒陽,天子得迎來歸的訊息,傳來的隔日,丁原向南陽的戰事,正式打響!
這一場戰事,他還聯合了本在弘農駐守的張繡叔侄,兵力之下,打得劉表,那是措手不及!
當劉表反應過來的時候,南陽之地的局面,亦是發生了巨大變化,多處重鎮丟失。
而將視線回到雒陽。
劉備和張昭的人馬,護送天子劉辯歸來,是在劉祈入雒陽,與曹操、王允等人,協同處置京師局面的次日。
且在過去這一夜裡,議事之後,劉祈親自住在江沛府上,以讓人佈置靈堂,於子侄之身份,同為祭奠。
江氏難做倖免,除了未在京師的遠嫁之女,像其子嗣,莫不被殺之。
念及此事,在劉祈堅持下,前協助袁紹行此時的官吏之屬,是夜各為下獄稽核。
餘者也受袁氏所害的家庭,亦各做祭奠。
其人所行,京師之眾,多有感懷,也知道朝局之於穩定下,勢必會有一場清洗。
以劉祈當下之名望,確能行此事!
一時間,不少人紛紛書寫密信,送與劉祈手中,為行舉報諸事。
單是他到來雒陽的一夜,就收到了不下百餘封。
而像曹操等人,也有不少權貴行做登門拜訪。
等到天子到往雒陽郊外的中午,劉祈同一眾官吏,親做出城迎接。
當看到大隊的人馬時,一路護送的張昭和劉備,也是鬆了口氣。
袁紹雖然被殺,但京師周邊之所,尚未完全平定,這一路上,便是遇到不少戰事,而今總算是順利歸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