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臨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瞞玄德,若是未有此事發生,我才困惑!”
劉祈道完,拿起旁邊的水壺,又為劉備添了些水。
緊接著,他落座於桉處,話語一轉,抬首道:“玄德同我一樣,有匡扶漢室,而興天下之志。當知而今天下之現狀如何!”
劉備沉默下來,他目光有些飄忽,點頭道:“漢室微存,奸逆於朝內當道,地方各自為政。即是天子,以之年少,也不過是一架空傀儡罷了!”
“那玄德可有想過,如何作為?以州郡重歸地方?”
劉祈繼續問道。
看到劉備沉默,他道:“天下之於分立,自昔年先帝行之,有之緣由,今見之,亦難平大義而行,以之重歸。唯有憑我等手中之拳頭,以統地方,以平不臣。
如此之於一統,才以為漢室之再興耳!”
說了這些,劉祈沒有繼續下去,轉而論起了曹袁的關係。
“曹操與袁紹,原屬同窗發小,昔年玄德於雒陽求學於盧公,當有知之。
此間二人,皆為豪雄之輩……包括玄德,以我觀之,也當為英雄!”
劉祈微微一頓,又道:“另則,於其二人之所為,玄德近年來,當有觀之。
何利於地方?何利於國朝?
曹操在得兗州後,以莫須有之事,攻略徐州,以取其地,好為糧草,而連兗地。在此間,其又得豫州,更說明其人吞併稱雄之意。
袁本初竊取冀州,後透過朝中手段,以得幷州,可不如此。今以入河內,再入京師雒陽,挾持天子。箇中所為,天下人見之,莫不唾棄之。
曹操之所以願意一起來討袁紹,除大義外,為之大利!
可以今時,在看我兵往冀州,我等一路,亦是兇勐,怕是憂心其利得少。
以雙方內部秘密交往,各自私交,袁紹藉此來信,若利誘曹操,可是抓住時機耳!”
“希德是憂心曹操會按照行事,破壞我等作為?”劉備眯眼道。
他心中實在懷疑後,也有些認為,曹操會兵行此險。真要說起討袁紹之後,得利最大者,可不正是劉祈?
所以,曹操作為,加上劉祈當下所言那般,並不會讓人意外。
而劉祈將之留下,告知於此,劉備也明白,其欲為何!
當然,在討伐袁紹這件事上,他勢必會堅持到底。至於曹操可能所行,就算這次劉祈未有邀之座談,以發現端倪間,他也會加以防備之。
哪曉得,劉祈卻是搖了搖頭:“曹操之視線,不會有這麼短。
以玄德言之事,當真曹操聯合袁紹,行做反也,來攻聯軍。除非袁紹展現出他應有之能力,能在滅我等後,安北方大勢,而曹操處於劣勢之中。
但實際之中,以河內我等大勝,另有冀州軍的兵力減少,袁紹於朝野威望之減。袁紹已無此力。
曹操勢尚強悍,心有勐虎,又如何會完全統一之?
其人接下來,隨我等討袁,而入雒陽,勢必會一致。然則,其人一些小動作,也不會少也!”
劉祈徐徐道來,劉備認真聽去,才有恍然。
各勢力之間,未有相差不多,才有談判之條件。而今在群雄討伐之下,已陷入頹勢,乃至於朝中都有混亂的袁紹,以勢頭各顯強勁的曹操,如何會看得上?
袁紹就算力圖說服曹操,但曹操也不一定會全力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