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欲誘敵,這裡面,最難的一點,便是如何讓廣宗城內黃巾軍相信,漢軍主將無計可施,漢軍兵士人馬俱困,乃是黃巾軍出城大破的好時機。

劉祈為董卓的建議是,依照董卓原本所想那般,依舊轉換作戰方向,由廣宗往曲陽調兵,做出攻擊曲陽城之準備。

並在接下來數日內,掩藏軍中精銳主力,以使大軍表現出敗退之象,此亦為誘敵之前奏。

黃巾軍能否上當,最重要在於“演員”演的是否真實,繼而,由各地招募的零散鄉卒,作用當體現出來。他們彙集於戰場,多無組織無紀律,換上漢軍衣服,便為一真正凌亂之軍。

在劉祈將想法道出後,本無計可施的董卓,且見其沉著自信,時下大軍也是睏乏。

遂有時下,生出試上一試之念,才當即下令,停止攻城。

董卓認可劉祈計謀後,於此除儲存誘敵“魚餌”外,未嘗沒有於此一刻開始,攪亂城內黃巾軍視線,以麻痺敵人的戰略意圖。

同方真等人,長話短說,打消了眾人顧慮,且安排由方真於他不在時,接手相應事務後,此時天色已然大明。

一夜未進食,人無不餓得肚子呱呱叫。

劉祈與眾人一道,拿出釜來,蒸煮早食,且為傷卒餵過,助之查驗處置傷口後,正巧又有軍令傳來,他方帶領能戰的二十來名杜鄉鄉卒,往胡軫軍帳外匯合。

於胡軫軍帳外,讓劉祈欣慰的是,黃鄉遊繳王尚所領黃鄉鄉卒,還有十幾人活著。昨夜那一場東城攻奪之戰,沒有全部戰死,已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當望著劉祈為胡軫親兵所迎,往軍帳中去後,王尚拄著柺杖,向李展處靠了靠,滿是驚疑道:“清水亭長這是……”

李展持重,尚未出言,為人看去,頗有些高深莫測,站在旁邊的許案即有些忍不住道:“王遊繳你許不知,我亭長可是……”

突兀間,想起劉祈與眾人告知,許案忙捂上了嘴,一張臉因導不出心中所想,憋得通紅。

王尚見此,望向帳中,疑惑更深。

他突然想到了昨日中軍大帳,傳來的停止進攻命令,且見杜鄉眾人皆閉嘴不言之模樣,心道:這清水亭亭長許是走運,為此間胡將軍所召,應該不可能同那時扯上關係。

回往本鄉所站佇列,王尚隨之搖頭失笑。

許是劉祈這一路走來,帶給了眾人諸多奇蹟意外。

但那中郎將,據聞還當過幷州刺史,深受天子信重,又豈是小小的亭長,相見就能見?還能影響整個戰局?

食時兩刻。

董卓正式召手下部將,再度於大帳議事。

近段時間來,因戰事複雜多變,廣宗久持不下,這般軍前會議,實際每日都會召開一次。

除四方守備,及戰前指揮將領外,皆需參加。

但如牛輔等人,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

怎麼今日軍帳內,於胡軫身後,多了個穿著木甲,相貌俊秀的年輕人。

莫不是胡軫于軍中子侄,為中郎將董卓看重,得召來此。

在許多人偷來目光時,劉祈已然站在後方,目不斜視,頗有高門子弟之態。

這次董卓召部眾議事,其人也是膽大,竟敢直接讓他來敘述戰法,看來董卓是真的聽進去了。

一個時辰後,董卓的帳中會議,終是結束。

當眾人再度看向劉祈時,目光已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