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紹惜(第1/2頁)
章節報錯
涿縣之戰的捷報,當夜向臨淄送去。
按照荀攸的佈置,為了防止嚴綱等部,夜間於途中埋伏,加上白日之戰後,潛行已經起不到作用。
故於翌日,數部人馬,光明正大的往良鄉進發。
算上昨日的援軍,另不計傷亡之部,這次破公孫瓚的部從人數,已有一萬七千人。
其中之部,為各方認同下,全為荀攸指揮。
當日間,大部往良鄉前進,不出意外的遇到了遼東兵阻擊。
大將太史慈按照荀攸謀劃,於來阻之部周旋,待隨行不遠的劉和人馬到達後,兩部合力將之擊敗。
在看出來戰之敵,周密安排後,嚴綱同田楷等將合計,為躲避來軍鋒芒,不再主動出城戰之,而是等待薊縣來援間,選擇駐守良鄉之所。
但荀攸對遼東軍將,如嚴綱的部署,早有推測。
卻是在到達良鄉後,以鮮于輔率部,兵圍其城,另以部從,擇路而取前方廣陽,目的直指薊縣,並打算切斷嚴綱之部,同公孫瓚大部人馬聯絡,使之成為一支孤軍。
隔日到達廣陽城下時,從北面一個好訊息傳來。
前番受鮮于輔等人推舉,而暫領烏丸司馬的閻柔,率鮮卑部合計八千人,從北側歸來。
這次閻柔的運氣非常之好,行至於半路,正巧鮮卑的索頭部軍將拓跋力微,率部於前駐紮。
劉虞之死,鮮卑、匈奴、烏桓部落中,得訊息者莫不大怒,很多部落,已然率眾聚集,準備從塞外踏入,來擊公孫瓚,只是缺乏一領軍之人,恰好閻柔到了。以此行,蓋因劉虞與幽州牧任上多年,於各部族,很是優厚。
是故,於胡人之中,劉虞的聲望很高。
待得到外援後,獲知涿縣大勝的閻柔,迅速繞道馳援廣陽的荀攸。
援軍到來,荀攸迅速展開攻城之勢,力圖在公孫瓚未從薊縣來援間,吃下此地。
於得此城,荀攸也是有不少信心所在。
青州軍過去的一大段時間內,可是沒少訓練攻城之戰。
攻奪城池中的各種軍械之物,與軍隨行的匠工營,早有探索,能應對多項複雜狀況。
至臨廣陽城當時,便就地開始製造。此外,向薊縣方向來部的阻擊,荀攸同樣有所安排。
在閻柔率部到來時,正看到荀攸組織的大軍,準備行攻城之勢。
拜見荀攸後,於此間潁川荀氏高門子弟,閻柔發自內心的尊敬,即便是到來的鮮卑部將拓跋力微,在面對荀攸時,也多恭敬。
“劉青州之部,當真勐哉!以戰而上,藉助軍械相助,今也是差點取上!”
閻柔於城下,看到荀攸不斷指揮,在大部停歇之間,感嘆道。
而親眼見到大漢之部,勇勐進攻之態,另有其中組織紀律,便是年輕的拓跋力微,目中也滿是慎重。
大漢如同一座高山,樹立在包括鮮卑在內的所有胡人頭頂。多少年來,這個強大的國度,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告訴北方塞外的所有人,誰才是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更令拓跋力微感到惋惜的是,像於鮮卑人內部,卻無大漢一般,有層出不窮的無畏勐將,有決勝千里之外的謀士。
以強大的鮮卑人,也只能依附於大漢之下,即便他有心讓鮮卑人,成為真正的北方之主,但其中道路,何其漫長!
年不過十八,但在鮮卑人中,已經能夠挑大樑的拓跋力微,長長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