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處事間,嚴綱不像外表上兇莽,亦不像主將公孫瓚那般獨斷。

藉以前番廣陽之戰,還有離開薊縣時,其信重的名士關靖所言,故他於同行的田楷、單經,鄒丹等人,皆很敬重。

此中數人,在戰場上的施為,以過去多年,實實在在的戰績,也不得不讓嚴綱鄭重對待。

而為了拿下涿郡,在於廣陽、漁陽等地戍守安置間,公孫瓚算是將他手下的大部得力人馬,悉數派出。

以期在拿取涿郡後,守住幽州門戶,成為事實的幽州之主。

這次既然殺了宗室劉虞,在為朝中去信,辯解之際,公孫瓚也做好了與各方勢力,行做戰事的準備。

嚴綱話下,田楷沉吟道:“今以鮮于輔等幽州殘部,居於涿縣之所,我等既然做攻取,首當防範的是其人後方之援。但若是鮮于輔等眾,如前番交戰般,知曉難以抵抗,識時務而退之,此為最好之況也!”

眾人相談間,逐漸定下了進攻方向。

於人員安排時,鄒丹率先請戰道:“在於攻奪之事上,諸位,這次不如以我為先鋒,而行戰之!”

對於鄒丹這位同僚,嚴綱等人,俱是相信其人戰場指揮應對,略作思襯,便達成了一致。

想到即將到達的戰事,軍議結束後,各回各營地,尋做修整。

不知是不是錯覺,以今日的月光,比平日更亮些,可見明日,又會是一個燥熱的大晴天。

趁著這樣的月光,潘章在以斥候為先導,探尋前方叛軍間,以本部人馬,沿著小道,通行往預定之所。

回想起大部人馬,離開臨淄時,於之重用的青州牧劉祈,那道信任之目光,潘章但覺心頭一暖。

今次之戰,是青州軍,兵出青州,建立聲望,另揚青州牧劉祈之名的一戰。

同樣,也將是他潘章,展現能力的一戰。

青州牧劉祈帳下,名士能人居多,即便劉祈於眾人各做信任重用,但若不展露能力和戰果,光憑厚臉皮,亦難立足。

伴隨著夜半行軍,知道再往前去,必會發現察覺。潘章速令大部停下修整,他則取出地圖,同軍吏商議細節。

涿縣所在,乃為寶地也!

不僅是幽州州治冀縣的南大門,其本地,地勢平澹,且多沃土。藉此地形,一旦兩軍正面交戰,多為比拼真實實力。

青州軍一年多的訓練,今次到來的還有數百騎兵,能否於戰場上,讓人看到他們的實力,且等天明。

天色漸漸明朗。

鮮于銀等人的誘敵之兵,從正面出發,而直取嚴綱等部核心,首先是同鄒丹人馬對上。

兩軍交戰後,似以不敵,鮮于銀之眾,按照在良鄉交鋒時一樣,邊打邊撤退。

有了前次經驗,鄒丹微一思襯後,在給嚴綱去信後,其以前鋒主力,追逐而去。

時常言:窮寇莫追,但念及後方的遼東大部人馬,鄒丹自是將之拋在了腦後。

正因輕敵,鄒丹部在兵行數里後,不出意外的落入到了齊周和太史慈率部所佈置的伏擊中。

而以嚴綱得訊,親率大部來援間,等候多時的潘章,率眾於中路兩畔,以主力殺出戰之,雙方旋即激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