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合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臨淄城而今情形如何?”
“回將軍,劉府君大部人馬,已與叛軍交鋒。藉此時機,城內之眾,重新將城門奪回!
但東城等方向,戰情不妙。依劉府君之意,將軍部當迅速靠攏於北側,以期明日凌晨,展開合圍之!”
停駐於西安縣的孫觀人馬,在得劉祈信報後,迅速領兵南下。
時已黃昏,距離臨淄城還有十七里時,再度收到了前方訊息。
臨淄城城門的順利奪回,於城內之部而言,為一重要轉折。
但同時,臨淄的十餘萬叛軍,在未能憑此一擊,而拿下臨淄之際,必然會藉機同到來的漢軍決戰。
後續傳來的軍報,直接表明了孫觀猜測的正確性,是故在得曉劉祈已領兵後撤,依地勢防守,而待他之部到來,同擊敵時,孫觀即令大部人馬,連夜前大道前進,並使斥候,時刻探尋前方情況,以免叛軍聞訊,行做伏擊。
好訊息是,直到夜半,孫觀大軍順利到達預定地點,叛軍並未向西北方向連夜來戰,卻是西南方向的劉祈大軍,遭受到了幾次進攻。
然於荀攸佈局下,叛軍未有擊破其中防禦。
收到孫觀傳來的軍報時,劉祈正同搭建的帳舍內議事。
今日的解圍,充滿了兇險。若非黃巾軍於這些時日的攻城中,部眾睏乏,加上他領兵到來迅速,完全沒有給叛軍將領過多反應機會,只怕貿然闖入的話,便是羊入虎口,於本方之部會產生巨大損失。
好在局面重新向他預料的方向發展,且於時下,黃巾軍未有撤退之象,於陣前之佈局,可見之同樣打算於明日決戰。
於此,可觀其中統將,也是知兵事之人,知道一旦大軍退避,那他所領這十萬眾人馬,勢必會陷入混亂。
但若在今日攻城失敗後,大規模來犯,其部戰力自是難免削減,是於在試探性進攻後,果斷讓大部修整,以養精蓄銳,以為備戰。
軍吏所報,於孫觀和夏侯蘭兩路人馬,先後到達預定戰場,劉祈同荀攸所議下,自是打算再兵出於奇,打叛軍一個措手不及。且憑己方優勢,以擊潰為主要目的。
除此外,面對數萬席捲來的流民,還當以攻心為上。
夜幕下,能看到帳內軍議結束後,一部共計千人,為劉祈召來軍帳前,安排要事,此中人,莫不是趙雲、魏真等人,各從兩萬人的大營中,挑選出來的聲音洪亮之輩。
於劉祈親做交代後,這群人迅速跑到營帳邊緣,面向同樣戍守的叛軍營地,同聲高喊起來。內容大體是說主將劉祈乃仁義之輩,但能主動降於漢軍者,皆可既往不咎云云。
這些話語,在夜空之內,傳播很是廣遠。即便已經到來戰場,處於西北與南部方向的孫觀、夏侯蘭兩路人馬,也有聽聞。
臨淄城內眾人,亦是聽得顯而易見。
早於白日,便得曉是劉祈大軍而來的馬季,正同城內的部分州府官吏,站在一起,仰望城下營帳,不覺間說起了劉祈。
“劉府君少即以仁愛孝義,聞名於鄉地,聰慧而好學,後於冀州平叛中,愛兵如子,由此名聲享譽縣地,後面諸事,諸君也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