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計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諾!”
典韋領命後,一隻手就將嚇得尿流的常誠給提了起來。
一路行去,便是左右之人,莫不掩住了口鼻。
少息間,一聲慘叫傳來,忽又戛然而止。
人莫不知曉,剛剛還活生生的督郵常誠,已被斬首。
到了此事,郡府吏員,望向劉祈的目中,充滿敬畏。
郡吏們以為事情就會這樣結束時,但看坐下的五官掾張衛站起,將身上令信取下,來到劉祈面前,躬身遞去道:“於郡中戰況,有今日之危,下官有責於身,加上下官身體,越發不堪,更生疾病,恐難繼續於任上處事,故以請辭!還請府君見諒!”
張衛這麼一說,廳舍內原有的郡員,莫不是一片譁然。
劉祈但看張衛模樣,沉吟後,隨之允道:“張君於郡中所作所為,無論是我,還是郡中百姓,都看在眼裡,且以張君乃能士,即是身體原因,便先做修養,即身體好後,再於郡府以行重用。”
“下官謝府君關懷!”
張衛在轉身離開時,單以旁人看去,比方才踏入,身體更為句僂了一些。
眼見這一幕,不少人有唏噓。
但還沒結束,在常誠處斬,張衛請辭後,少府,主記事史等數名官吏,也已各種原因請辭。
此中人等,莫不有犯事,且擔心劉祈查探完全後,行以罪責,而步常誠之後塵。
其他人,見此心裡有鬼者,知郡府已然變天,故效彷之。
對於這些人,劉祈一蓋允之。
至少在張衛等人離開,他並未阻止,以採取舉措。
誠因在叛軍之患下,渤海國內部之所,仍需保持穩定。先平動亂後,方能實行他事。
只是短短半個時辰,堂舍內的官吏,就辭去了一般,且多是重要職位,此誠讓劉祈少費了力氣。
像隨行之人,如王楷,荀或等,甚至前番他與信有言的諸葛瑾,弟弟劉紀,故吏王志等,皆屬能吏之屬,多可召來用之。而於治軍,他有趙雲,夏侯蘭,太史慈,典韋等將,亦是從容。
何況孫觀現在擔任樂安都尉,主管兵士,同渤海國恰好交界,又有河間國的沮授合作,三郡只要聯絡起來,以地方之亂,並不算是什麼大紛爭。
黃巾軍之主力,而今形成所在,處於青、兗兩州。
在平渤海國亂局後,於青州所需,若是能破定而招募之,效彷昔年曹操所為,將直接解決劉祈手上人馬不足問題。
眼前之形勢嚴峻,但對劉祈來說,其所謀者,更為將來處事。
堂舍內一空而淨後,留下之郡吏,多是問心無愧,或也有少數想要渾水摸魚,而留守職位,貪戀其中權勢。但劉祈並未點明,是以重新調整了吏員安排。
其中,王楷直接被讓委任為郡府主簿,荀或在朝廷任職外,為他安排為功曹,空缺出來的督郵,則被劉祈選了原將作掾文誠擔任。
在荀攸於途中的推舉數人中,渤海國本地人文誠,為人正直,富有才華,只是不願同張衛等人同流合汙,這才被打壓,擔任將作掾,所謂將作掾,實正是主工程興建的官吏,但於混亂時代下,幾乎常時無所事事,難以參與郡縣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