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檢閱(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史記·周本紀》載:九年,武王上祭於畢。東觀兵,至於盟津……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專。
是於東周春秋,於兵士檢閱,即已司空見慣。
一年閱兵一次,叫做“搜”,以三年而檢閱戰車一次,喚作“大閱”,五年步兵和戰車一道閱兵,名為“大搜”。
大漢的檢閱儀式,實大多是在立秋進行。
可因西園八校尉的設立,加上雒陽之地,駐守兵士的換防,皇帝劉宏果斷將時間推到了冬至。
反正天子這些年來,不尊禮法,肆意妄為,所行諸事,朝中臣子們,早就見怪不怪。
二十日過去,一晃到了冬至當日,誠為大漢官吏休假之時。
但皇帝劉宏還是邀請了一群臣子同行,如何進,袁隗,盧植,江沛,黃琬等人,正於此列。
清晨過去,太陽高上,車駕浩浩蕩蕩,出了雒陽城,往郊區行去,也是這次八校尉士兵檢閱所在。
從昨日開始,劉祈、曹操、袁紹各部人馬,在蹇碩命令下,早早率部駐守於此。
於平緩的營地向前望去,能看到遠方高臺,正是皇帝等一行人,所停留觀看所在。
下方校場,除駐紮在邊緣的各部外,早被劃分為特定區域,分作比試。
在皇帝大部人馬到來之際,處於邊緣處的劉祈所領左校尉人馬,莫不筆直站立,遙望前方。
近二十日以來,同荀或商議後,營部的正常訓練,劉祈並未停止,且單獨組建了蹴鞠隊,也算是為檢閱比試少有的準備之一。此外,便是像在壽光和昌慮一樣,加強了每日的佇列訓練,以保證令行一致。
劉祈部這般姿態,再同其他各營部對比,很快就能看出差距,也只有蹇碩所領的上軍精銳,才能比較。
靠近劉祈部,乃是曹操所領人馬,於部從停留間,曹操不由得帶著部將前來拜見。
望見劉祈身後的趙雲、典韋、太史慈、夏侯蘭等一應將領,還有停留在一側的荀或、王楷兩位謀士,曹操發自內心嘆道:“希德手下,可真是人才濟濟,以操觀之,這次天子檢閱,希德必會大放異彩!”
劉祈目光從曹操背後的將領身上移開,笑道:“孟德勿要說笑,孟德手下,如子廉等,莫不是萬里挑一之將才!
這次天子以比試,也不過是區域性罷了,若是於戰場上,我觀孟德訓練兵士之刻苦,以營中人馬,當是百戰百勝。
於此,祈難比較也!”
曹操當下為西園八校尉之一,手下雖說還沒諸多優秀大將,可曹氏和夏侯氏的助力來援,軍中領兵相助,絕對不可小覷。
兩人說著話,自曉天子到來,往高臺上去,召見於他們,還要一段時間,故也不著急。
遠方的袁紹、趙融,淳于瓊等校尉,隨後也加入到了討論圈中。
這次天子明謀,職責剝削他們手中軍權,以更好控制西園諸部,各統將,心中如何不知。但兵權本為天子劉宏所授,眼看著天子如此施為,他們也無可奈何。到時候,西園八校尉之精銳,於其內集中下,盡與上軍,他們所領各部,存在的意義,手中掌控之權,必回大大減少。
所以,於檢閱前的訓練,各部都有懈怠,誰希望好好訓練之人馬,會為上軍搶去?
劉祈倒是在那日同荀或後,即早早看開了,前段時間,回往雒陽,又請教了下江沛,一些籠罩在眼前的迷霧,亦是緩緩散去。
他於雒陽為官,本就是為開拓人脈,至於其他,比如想奪得營部實權,本就是次要,若是本末倒置,反而得不償失。
但在江沛的內中透露下,劉祈心有感慨。不得不說,皇帝劉宏,當真懂得平衡和權謀,若是沒有天災人禍,其之行徑能做約束改善,說不定能治理好這個國度。
劉祈時常也有些感嘆,大漢之君主,從太祖劉邦,到獻帝劉協,老劉家的皇帝,不算短命之輩,各有特點,若是放在後世弱宋,怕也是扛把子的存在。更別說漢末亂世下的群雄,如曹操,袁紹,劉備,孫策之輩,哪一個不是厲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