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才能出眾,無論于軍中,還是府衙,皆能大放異彩。

以後,且勞子正與文若,通力合作!”

劉祈接過茶水,痛飲兩口後,即於王楷道。

從來到雒陽,知曉荀或無官無職,於此遊學交友,遂借前番於江府宴席相識之機,他便時常拜訪荀或,以暢談天下事。

以之正直,有大志,又有安天下之心,於政務諸事上,又善於從實際出發,且好學善思,二人年歲又是相彷,很是容易贏得了荀或這位潁川才子之好感。

拿這次親顧相邀而言,劉祈都已經做好了被拒之準備。

但沒想到,荀或最終很是暢快地接受了他之邀請,以為副職。

“荀君乃神君之孫,荀子之後,於潁川早有大名,這次我往來雒陽途中,即聽士人交談。

有之相助,縣君大事可成也!

前番也得縣君贊言,竟沒想到,今日會一道共事。

楷必協助好荀君處事!”

王楷感慨連連道。

“子正不必妄自菲薄,文若有才華,但子正你亦有優點,學識亦非我所能及也。”

同王楷說了一些話,劉祈便安排家中諸事。

至次日時,他騎馬,身著宮中送來的嶄新盔甲,另有到來的荀或、王楷等一行十幾人,往城外大營而去。

西園八校尉之建立,早於天子任免軍職前,就已各做劃分,其中精銳之部,已於城外集結,就等各部校尉到達,以行領兵。但以一營兩千人計,所空缺者眾多,是故這些時日來,直等各校尉到達任上後,以受蹇碩之命,而遣部往地方募卒。

等劉祈來到城外,按照蹇碩之令,到來營地時,此地左校尉之部,營帳已行駐紮。

在向守衛兵士出示虎符後,隨即踏入。

劉祈一眼望去,便能看出,以營地之馬匹,本部人馬,時以騎兵為主,步卒卻有些稀少。

實際上,這也是其他各校尉之現狀。

而所缺之步卒,自當在為蹇碩請命後,並行招募。

但曉劉祈到來後,不許一刻,各部軍候,便來相見。

此中人馬,還真是多以胡騎為主,但以為首之軍候,皆精通漢話。

“拜見劉校尉!”

在面見劉祈後,此間軍將見之乃是一個青年,即是身後的荀或、王楷,多添儒雅青澀之態,遂不僅僅是軍將之目光,便是言語中,也多了些不敬之意。

劉祈騎在馬上,不動聲色地將眾人一做打量,心曉要想這群胡騎認可他,就必須證明自己的實力。

否則,以此部人馬在手上,不說聽命諸事,只怕平日軍事之訓練,也會多拖後腿。

他將手中韁繩,遞給了王楷,看向最前的軍候,道:“你叫什麼名字?”

“末將王成!”

這胡人顯然用的漢名,漢話也是幾人中,最為流利者。

劉祈指了指王成手裡的弓弩,道:“勞煩將你手中之弓箭遞來!”

王成等人,莫不有些好奇。

但在下一刻,看到劉祈將弓弩握於手中,然後搭弓射箭,圍攏過來的胡人,都有些目瞪口呆。

他們胡人所用之弓箭,多超過四鈞弓,但在這位新來的校尉手中,不僅拉開,還很飽滿。

下一刻間,只聽到休的一聲,那羽箭迅速射走,很快後方傳來“中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