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而,實際時間更當提前一些,差不多弟妹,還有諸葛家的家捲到來青州,即要離開。

從下邳迎接,歸來任上,他打算趕在歲除之前,將婚宴進行。

之所以如此,原在江沛為他送來的一封信。

四個月前,江沛已從東海太守任上,調往雒陽任上,以為尚書。

大漢而今政務諸事,皆歸於尚書檯,尚書令以總攬,尚書分管諸曹事。

可以說江沛這一躍,到入了大漢實權部門內,便如盧植,而今也正擔任尚書。

江沛信中有言,朝中有意調他於雒陽為官,但他於尚書檯議事,以之年輕尚需歷練而暫緩之。許於來年春,朝中會再為之履新。蓋因弓高之戰,劉祈兵出迅速,結合前番守衛壽光,而抗黃巾軍,名聲大起,天子劉宏亦有知曉。

朝中打算將劉祈這等地方棟樑,召於雒陽用之,也是天子劉宏授意。

江沛但覺雒陽之所,鬥爭激烈,劉祈又為他所舉,憂之前途,故打算旁觀局勢,為劉祈於外為官,營造條件,至少能避免來到雒陽,淪於朝廷鬥爭之內。

其中愛護之心,溢於言表。

從個人角度看,劉祈亦樂意於此,故感激無比。

接下來兩年內,皇帝、外戚、宦官、朝臣,內部鬥爭嚴厲,雒陽明裡暗裡鬥爭不少,與其轄制其內,遠不如於地方為官,能造福一方百姓。

許是前世留下的一些習慣,劉祈更喜歡將事務,落在實事上面,而非爭權奪利,形式空談。

可惜以漢末之局面,外戚專權,宦官弄權,又有小冰河期之因素,天災不斷,多方面因素下,加劇局勢惡化,百姓生活之負擔。

內外因素下,便是能安於地方治理之官者,亦少也。

同江沛一路高升不同,胡軫即遇老上司董卓後,就有些悽慘了,以今秋的西羌戰事中,雖說沒有大敗,可也沒有大勝,導致天子劉宏連番斥責。反倒是董卓打了好幾個勝仗, 更使天子看重。

劉祈心曉,若無胡軫接受他之建議,死皮賴臉將賈詡這個謀士請於帳下,只怕在同羌人交鋒中,先一次便已經敗了。

董卓其人,可不是胡軫能比,一旦到了實際上面,董卓這個霸主的厲害即顯現出來。劉祈也只能期盼胡軫,能以自求多福,渡過難關。

時過二十餘日,劉直未辜負劉祈所盼,終是護送著諸葛家一行人,還有劉家兄妹,出博縣,歸往琅琊,一路安全到達了東來郡。以劉祈去信,劉家兄弟暫於此,並未隨歸。

十一月二十三日,此時恰離冬至還有兩日,而劉祈一旬前,已為州郡上書,以請假之期,以做迎親。

待佈置完縣中事務後,他帶著趙雲、夏侯蘭、太史慈、族兄劉直,含扈從一行三十餘人,騎馬先去一趟黃縣,打算過了冬至,便往下邳迎親。

冬至當日,劉祈所領眾人,馬不停蹄,終於到達了黃縣城外。

以劉紀,劉幼娘,諸葛瑾,諸葛亮,諸葛玥等諸葛家之兄妹,另有僕從數十,於城外做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