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德此行往青州任上,路途遙遠,途中誠當注意安危。

另有青州局面,更是錯綜複雜。

近兩年來,胡使君,雖說大有變革,於黃巾軍殘部剿滅,可匪患嚴重,天災不斷。

百姓民不聊生,至此迴圈,民風更以兇惡,尤以官吏,即為敵視……”

青州與泰山郡廣泛交接,尤其靠近邊地之所,匪患最為嚴重。

民生艱難,長未有大改變,是以導致張角起事數年後,太平道於青州大部,仍廣泛傳教,受眾不少,最終導致了中平五年,青州大亂之爆發。

時以為中平三年,便是太平道殘餘勢力,於青州及北方大部,正是死灰復燃的關鍵時刻。

作為泰山郡丞,諸葛珪於任上多年,又親自帶兵剿匪後,是故於青州情形,最為熟悉。

他言語中關心,發自內心。但同時,劉祈在說到往壽光任上時,面色坦蕩,絲毫不懼,更有大幹一場,以安地方之信念。

這讓諸葛珪彷彿看到年輕時的自己,初為縣吏時,那種熱心。

劉祈認真傾聽,以示受教。

大漢實情不同,與後世人思維方式行以治理,會遇到很多問題。

前番兩次過博縣,面見諸葛珪,同之言語間,為劉祈於地方之治下,提供了不少經驗。

這次夜談,同樣讓他受益匪淺。

見天色不早,即將告別時,諸葛珪又以長輩口吻,問起劉祈婚事。

實在是劉祈這般年紀,已算是“大齡剩男”。

劉祈猜測,這也是伯母章氏,讓其問之。

於此,他實話實話,將江沛那日所言告之。

回往家底,今過博縣,往青州任上,江沛也有書信傳來,大體問他生辰八字,可見已經在為他操辦。

至於是哪位陳家女,按照江沛透露,乃是陳琮之女。

而陳琮,乃是漢末靈帝時太尉陳球之子,陳瑀之弟,為陳登從叔父。

其女還是陳家嫡女,以劉祈身份,若能結親,江沛出力定是極大。可為陳登前番與之書信,向劉祈那可是保密的很。

聽聞劉祈得下邳陳氏看重,竟要召之為婿,諸葛珪心有意外。

琅琊諸葛氏,雖說也是郡地名門望族,但還無法同下邳陳氏相比。

妻子前兩日有言,章氏之內,有一女,比劉祈稍小一些,看能否喜結連理。今既然知道已有人為劉祈做媒,還是東海郡太守江沛,諸葛珪自不會再多言。

劉祈於諸葛家一共待了兩日。

臨行前,向弟弟劉紀,還有妹妹劉幼年表示,待下次歸來,必帶他們隨行。

但見諸葛瑾也有些好奇外地,劉祈便半開玩笑半認真告知,若是諸葛瑾以後願意為官,他必召之。

論起年紀,諸葛瑾年已有十三歲,也算是小大人。

兩日相處中,讓劉祈感慨的是,諸葛家兄弟,無不是聰慧之輩,像諸葛瑾,而今已博覽《詩經》、《尚書》、《左氏春秋》。

年有六歲的諸葛亮,於《蒼頡篇》、《凡將篇》等蒙學書籍,早已熟背,開始習讀《孝經》。

他弟弟劉紀,甚至於他自身,在此方面,同諸葛珪和諸葛亮天賦相比,要差上不少。

至六月初七,劉祈離開從歇息數日的諸葛府宅離開時,除劉紀劉幼娘這對親兄妹,還有章氏攜眾子女相送。

此外,諸葛珪這兩日夜間,即知劉祈習讀書文罷,另將他這些年來,專門整理之書冊,包括為官之筆記,裝入木箱,贈予了劉祈,以讓之帶上。

這等幫扶,也是希望劉祈能於官途上,走得更遠,以便造福更多地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