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結交(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祈絲毫不嫌棄應計沾滿泥巴的雙手,將之牢牢握著,目中飽含淚水,看向左右官吏,還有圍觀眾人道:“我之所言,誠以為肺腑耳!
數月之前,韋氏等豪族欺壓地方,又有匪寇襲擾地方,我等百姓,無安寧之日!
有如應安之輩,受縣寺所召,保衛地方,除盜安民,才有我等今日於此。
但如應安等許多鄉卒,卻是永遠留在保衛家地之戰場上,此為我昌慮之損失!”
於一眾人等注視下,劉祈接著從背後的親衛部將黃三手中,接過一銅製腰牌,上書“安定鄉地,功德無量”八個字,下有“昌慮縣衙制”,背後則雕刻著“勇士應安”。
他遞到應計手中,道:“應安為保鄉地,世人當永記也!
此為勇士牌,以為縣衙所表功績。
且如足下之家庭,未來十年,可免田稅,但有家中困難,也可與縣衙說道。
我等定不會讓勇士之家,於勇士陣亡後,再受磨難。
此外,也請鄉鄰,為保衛家地之士家庭,多做照拂!”
成平鄉內,像應計這般家庭的,共有五戶。
原於當日鄉卒招募時,韋氏等豪族,多加阻撓,故往者不多。
面對這些家庭,劉祈藉此親自接待。
在授田結束後,還親往這些家庭拜訪,並贈予錢資。
這次跟隨劉祈一同下鄉的二十多名護從,目睹這一切,看向劉祈目中,滿是敬重,更生誓死相隨之感。
數日後,陳珪、陳登父子,攜扈從,踏入昌慮縣,正巧是鄉地於劉祈所為,傳揚最盛之時。
看到鄉民們,於昌慮長劉祈,那發自內心之愛戴之意。
還有多年不見,以昌慮地方,於短短几月,發生之變化,陳珪面向兒子陳登,不由得讚道:“聞名不如一見!
於往來昌慮途中,吾等已從行客口中,得聞昌慮長大名。
比下邳士林所傳更盛耳!
今,當吾等而入昌慮,才發現,劉希德於鄉民心中,聲望如此之高。
可見其所為,深得民意。
但觀天下,年紀輕輕,即有此中所為之官吏者,少也!
這劉希德,能治地方,有從貧寒起身,而不妄自菲薄,時以成勢,足比乃翁所見之大眾高也!
江(沛)周南舉之才華,乃翁前番不覺之,而今卻想,若是劉希德於吾治下,吾亦當將此此才幹之屬,舉於朝廷用之。
否則,是以為地方長吏之過也!”
陳珪於鄉集走動,繼續聽著鄉人所議,望向旁邊長子,又道:“韋氏等豪族,為禍鄉里,早生民怨,亦是覆滅得當。
此亦是世家大族之前鑑耳!
元龍,汝當也記也!
吾等陳氏族人,斷不可為富不仁,即為士族,當於鄉人結好,才能傳承萬世。”
陳登忙回道:“阿翁所言,兒記下了!
此番已至昌慮,阿翁可還要見見劉希德?”
陳珪搖了搖頭,看向陰暗天空,道:“這次途中耽擱時間太長,若未與前日,遇到那覆船而堵船道之事,乃翁或當於昌慮城之地,歇息一日。
但因郡國信件送來,公務耽擱日久,便也不做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