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德操?

《荀子·勸學》載曰:“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

後世人王先謙,集解引郝懿行曰:“德操,謂有德而能操持也。”

陳琳所言,是以劉祈大名,很快于徐州士人中傳頌。

郯縣,郡府內。

太守江沛,正巧將劉祈送來之奏報,再度翻看了一遍,隨之放下,看去對面跪坐之人影,笑著道:“這劉希德所述,當真詳細。

傳言所論,乃是一回事。

實於現實,更添兇險。

今於東海郡之所,劉希德滅泰山來犯之匪,覆無良抗命之鄉豪傑,時以為稚童,編製成歌謠,廣為傳頌。

漢瑜言之人傑,我且自厚之,言然也!”

江沛喜色稍收斂,又道:“根據泰山郡,及雒陽傳來訊息,實可確認,其人為魯恭王之後,乃是高帝子孫。

如此德行,又出身宗室,我亦打算,於來年間,舉之為孝廉!

漢瑜正巧此番往沛相任上,路過昌慮,故可見也!”

江沛所喚“漢瑜”之人,年四旬,身姿雄偉,人多儒雅之態,又顯堅毅之風。

其人正是受朝廷所命,準備往沛國相任上的陳珪。

陳珪乃是下邳人,廣漢太守陳亹之孫,太尉陳球之侄!

半月前,離開下邳時,即得曉徐州士人中,關乎劉祈傳聞,遂生好奇。

這次路過東海郡郯縣,江沛乃是其故交,遂做拜訪,不覺感嘆江沛治下,能人諸多。

劉祈確實給江沛長臉了。

多年前,他同陳珪一道,往雒陽遊學,更是與袁術等結識。奈何他才華平平,不及陳珪,當時打擊不小。

這次難得顯露,見好友陳珪如此誇讚,心中愜意,便將劉祈又往上送了一個臺階。

知好友性情,默做品茶的陳珪,臉上依舊帶著淡然之色,心中卻是有些狐疑。

好友江沛,何時喜歡上了這等古怪茶水,不得不,此間之沖茶,帶著幾分奇異之味,實讓人回味無窮。

兩人下首小案處,這次同往沛國的陳珪之子陳登,正於此侍奉,他亦是小口品嚐其中茶水,自覺口味異樣。

少頃,等江沛說完了,陳珪看了眼下首兒子陳登,這才道:“即是路過,我必看看子盛治下,這位少年名縣長。

但以子盛舉之為孝廉,這劉希德,仿似弱冠罷?

能以弱冠之年,而為子盛你所舉,實也是天下少有也!”

陳珪這麼一說,江沛才想起來,劉祈之年少,但以其人處事,才讓讓忽略了其中年紀。

時以順帝(劉保)陽嘉元年詔:“初令郡國舉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諸生通章句,文吏能箋奏,乃得應選;其有茂才異行,若顏淵、子奇,不拘年齒。”

什麼意思?

便是除“茂才異行,自可不拘年齒”外,孝廉察舉年紀,當於四十歲以上。

不過而今,這個規矩,早以虛空。

以弱冠年紀,被舉為孝廉者,大有人在,比如說今已是濟南相的曹操曹孟德,二十歲即為孝廉,授洛陽北部尉。

天下各處,亦不乏弱冠為所舉者,只是稀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