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真這般說了,劉祈想起今日與孫觀交往之一幕幕。

總得感覺而言,孫觀屬務實之輩,性情上,也比臧霸淳厚。

漢末時,孫觀隨臧霸,投於曹操後,更是做到了青州刺史,後於討伐孫權時,不幸陣亡。

今之孫觀,尚屬年輕,自與臧霸相識以來,常做相隨,二人感情,自是身後。

方真之建言,讓劉祈最為憂心之處在於,臧霸有大志,無投效之意,難道孫觀就願意?

注意到劉祈面色變化,目光隨著燈火閃動,方真輕言道:“我知希德所憂,但希德以仁義聞名,為一方主管,本有推舉之權,不若試上一試。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臧宣高及其隨眾,眼下終歸是為民,未有入仕。

希德之招攬,臧宣高或不以為意,但也需為手下人考量。

來日間,希德於縣地募兵,所需者,正是統領之將,我見那孫觀正有將幹!”

劉祈從案處起身,將方真所言於腦中過了一遍,望向漆黑夜幕,道:“子初使我茅塞頓開也!

我明日且試探一二!”

翌日。

臧霸等人,一早起來。

待之出舍時,已看到許案以劉祈之命令,攜二十餘名鄉人,手持刀劍長弓等相候。

臧霸自是當面謝之,等眾人從客舍離開,出城準備上船時,忽聽後方馬蹄聲響起,原是劉祈親自來送。

見劉祈下馬後,臧霸忙上前一禮道:“希德公事繁忙,怎敢勞希德親至!”

劉祈邁進兩步,雙手將臧霸扶起,道:“宣高此言差也!

宣高實乃孝烈之輩,亦為我敬重之士。

還有孫君等,亦屬忠義之屬。

此番宣高離開,我豈能不送之!”

隨之,劉祈一伸手,黃三將一個重重的包裹遞來。

包括之內,裝得多是金銀玉器等錢資,劉祈遞到臧霸手中,誠摯道:“宣高這次行往,又要安置家庭。

臧公以年長,各種侍奉,亦不可少也!

此中錢資雖少,也是我之一片心意。

實不相瞞,昨日時,初聞宣高,還有孫君等人大名,祈心中正是激動不已。

無他,但以昌慮等東海郡,及徐、兗多地局面,黃巾亂生,盜匪再起,民不聊生。

我受朝廷所命,自曉職責之重,欲安地方。

而地方之募兵,或行簡單,所欠缺者,正是宣高,還有孫君這等領兵能士也!

必大加用之。

然則,我亦知宣高懷有大志,將來亦必成大事。

心中雖有千言萬語,但豈能辜負宣高前程!

以使宣高為難!

但則,我等即為友也!

心中所欲,焉能欺希德,只願希德一路順風!”

劉祈求賢若渴,看向臧霸,孫觀等人眼眸中,多有希翼。若是潘璋在此,必會於劉祈今之所言,感到分外熟悉……

而實從昨日對話中,臧霸就能感受到劉祈對他們這些人招攬。

現在劉祈當面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