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威信(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隔日清晨,縣吏陸續回到官舍,處置公務。
但如縣尉董巍,諸曹吏,如功曹徐匯等人,方至官舍,即被請來劉祈主事廳舍。
途中,徐匯刻意放慢腳步,等到董巍跟上後,低聲道:“董君,汝說說,我等這新來之縣君,葫蘆裡,賣得是為何藥乎?”
功曹,又稱作功曹史,乃屬縣長的左膀右臂,主管考察記錄業績,拿捏著縣鄉地方官命門,位置相當重要。像大漢開國功臣蕭和,就擔任過旁邊沛縣功曹。
對於門下諸曹吏,含主簿這等佐官於內,劉祈身為一縣主官,本有推舉任免之權。反而如縣丞、縣尉這等要員,當由州郡任命。
然而,即便面對劉祈這個新上任的縣長,徐匯也並不憂心其人會被免職。出身本地豪族徐氏,加上他名聲頗大,能處於此位置數年,可不僅僅是外在看去那般。
甚至於縣尉董巍,日常面對徐匯,亦是敬重。且兩年以來,董巍這個縣尉,能手持鄉勇,把握縣鄉大局,如無掌握實權,並代表本地豪族的徐匯支援,很難成行。
二人利益均沾,算是同盟。
前日一道出城相迎劉祈這個縣長,徐匯一直保持低調,實際同董巍一樣,在不斷觀察劉祈。
昨日時,劉祈於官寺所為,還有城內所做,也瞞不過旁人。
至今下,徐匯給新縣長之評價,便是“看不透”。
董巍昨夜顯然沒有睡好,雙眼皆有些赤紅,他向徐匯拱了拱手,打了個哈欠道:“而今疾疫從西面傳來,沛國已是如臨大敵。
郡中這兩日亦下發文書,讓我等地方縣鄉做好防備。
只是這段時間,因春耕諸事,縣中還來不及佈置,想來縣君召我等,或是為此事罷!
畢竟,疾疫之事,才是我昌慮時下大事!
反而是盜匪之患,不急於一時。
我等縣君,斷不可以年紀視之,其自會以大局為重。
於此,徐君不必憂也!
靜觀其變即是!”
董巍眼光深遠,頗有手腕,一下子就將劉祈欲行之事看穿。
忽而,董巍步伐一頓,望向沉思的徐匯道:“徐君,去歲於市井,令郎行兇之事,還當謹慎一二,我觀我等這位縣君,似有清理案情之念……”
徐匯目光一動,想到曹吏所稟,眯眼道:“董君安心,此事我自會處置。只是從朐縣運來之鹽,依我之見,還當迅速傾銷才是!”
董巍看向不遠的門扉,頷首道:“我亦有此意!”
東海郡之所,本就盛產鹽,各地豪強官吏聯絡下,私鹽亦是氾濫,尤其這些年來,不知偷走了多少賦稅。
當然,處於利益紐帶下,大漢中央朝廷難以制止,導致地方腐敗越加嚴重。
即便數年前,名士趙諮擔任東海郡太守,有想過治理地方官寺,然收效甚微。
徐匯也好,董巍也罷,甚至許多與私鹽相關之官吏,並不知曉,新上任的縣長劉祈,實於來時路上,也有思索東海郡私鹽之事。
食鹽乃屬百姓絕對生活必需品,其中暴利,惹人爭相取之,而若能控制東海郡,甚至是整個徐州鹽業,其中利益,足可養活一支成規模之大軍……
此亦為當年劉備、呂布等勢力,念念不忘徐州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