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喝暈了,倒是話少許多,但臉上神色表露,顯然也有對大兄劉祈之敬佩。

劉祈心中一動,不成想,原來的“劉祈”,酒量也是這般不錯。

時間一晃,等到家中有些寒酸的小宴結束,劉祈親自將許案送回去,並帶著一些糧食,趁機見了許家大伯。

而今這戰亂荒年,糧食可是最為寶貴的東西,劉祈賣地,後贈糧報恩之事,不用一夜半日就傳遍了整個清水亭。

常人雖唏噓劉祈之行,以後生活艱難,但又無不感慨其中品性,這樣的人,才是值得交往之人。

翌日一大早。

昨夜,在從許案家回來後,劉祈同弟妹說明打算從軍換糧補貼家用之事,劉紀和劉幼娘便是心中有萬般不捨,但也知道,沒了田地,只剩菜園子,日後日子難過,遂也只能認可下來。

正是吃過了早食,尋到從兄劉直,請之多照看一二,便準備了幾個乾乾的麥餅做乾糧,打算往鄉亭應徵。

這次縣中徵召,具體時間未定,但黃巾軍一盤散沙,又豈能鬥得過大漢正規軍,只怕秋日,局面就會明瞭。

每旬間,縣寺還有糧食下發,在劉祈看來,足夠家中弟妹食用,他若隨鄉人從軍,出了到往縣寺途中的吃食需自備外,一旦應徵,必然有軍糧下發。

自然,劉祈應召,出了必要的謀生無奈外,未嘗沒有尋機建功立業之念,且此之一切,都建立在能活下去。

可等到許案姍姍來遲,卻帶來了另一個訊息,讓劉祈原本的未來計劃,不得不做出一些調整。

“大郎,你可是今日沒去集市?”觀劉祈神色,許案便知事實,遂忙拉著劉祈一邊往幾里外的集市走,一邊解釋道:“今早啊,集市上可是傳遍了。

那馬公發話,清水亭空缺之亭長,任何人都可自薦之。

但有能力出眾者,他自當舉薦於縣君!

大郎,若能得之馬公推舉,縣君如何不能同意!”

“許二兄,你之意……”

劉祈被許案拉著往鄉道上走,腦袋尚有些暈乎乎。

這清水亭亭長,由這馬公主導,顯然是受到了縣令授意,但許案之行徑,讓他一時半會猜不透。

見了劉祈臉色,許案一拍腦袋,嘆息道:“大郎,我這大字不識一個,自不可能主動爭奪,但你不同,過往間,為人赤誠,更會讀書寫字,那箭術,我雖教過兩次,但你天賦非凡,今下比我射得還準。

有句話怎麼說的,能文能武,可不正好一試!

而且,那馬公讓人傳訊,也並未制定年齡。”

許案話粗但道理很明瞭,劉祈聽罷後,他心中也有些意動。

若是能當上清水亭亭長,可是標準的大漢公務員,眼前的生計問題,亦會迎刃而解,且這次往縣城,便是將來被徵召往戰場,左右是個小吏,手底下有幾個人,保命的機會,都大上不少。

另一方面,這位馬公,雖說沒有設立硬性條件,只怕其中情況,沒有想象般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