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最先去李景隆家,又去了徐增壽府上,最後是成淵那裡,還想著最後一個尋成淵,說說事,誰知道成淵並不在家。

第二日早朝真的是,官員面色蒼白不吭聲,朱棣虎目瞪著厲聲喊話。

朱棣眼睛眯起來道:“說!誰家米糧不夠?寶鈔不夠花,養活不了家小的都站出來,朕瞧瞧你們有多貪!”

“陛下,這都是官員誇大其詞,臣的俸祿剛剛好。”徐升和呂震那兩個朱棣的專屬馬屁精又開始恭維起來。

楊榮道:“稟陛下,據臣所知,有些官員的俸祿如果全部換成寶鈔,怕是連最基本的家人也養不活。

就連夏尚書如此廉潔之人,也是捉襟見肘。”

楊榮如此一說,眾人紛紛看向戶部尚書夏元吉。

尤其是朱棣,夏元吉是他最喜愛重視的臣子之一,竟然一時有些驚訝,迅速問道:“怎麼可能!夏元吉,你親自回答朕,寶鈔……可……夠用。”

朱棣問到最後,自己都沒有什麼信心了。

夏元吉著縫補的官服,恭敬的回答朱棣道:“回陛下,夏原吉不敢有所隱瞞,確有此事,但臣絕無怨言。”

想不到吧朱棣,寶鈔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出來啦,成淵似乎很滿意朱棣如今的表情,可這就是事實。

明朝的寶鈔也是受到宋元的啟發。

但是,宋朝的紙幣叫做交子。

明朝的紙幣叫做寶鈔。

可以代替銀子使用。

明朝初期,一貫寶鈔則等於一兩銀子,所以官員領工資時,朝廷往往發給寶鈔,而不是貨真價實的銀子。

但是春夏時也會發糧食和其他物品頂替俸祿。

可是,寶鈔這個東西,貶值得非常厲害。

明初還好,到了萬曆年間,這六百貫寶鈔還換不到二兩銀子,一旦糧食價格上漲,就算一品官員的俸祿,也買不了幾石米了,更何況底層普通官員了。

第一,明朝基本不給官員漲工資。

第二,物價上漲。

第三,通貨膨脹,寶鈔也沒有什麼保障,百姓沒信心,寶鈔不加節制的印製。

……

朱棣看向大殿裡的大臣,道:“你們都是朕千挑萬選出來的狀元郎,探花郎啊,學富五車之人,難不成沒有一個人告訴朕,寶鈔為何如此!”

大家都低頭不語。

解縉和金幼孜他們也是如嘴裡塞了癩蛤蟆,難以張嘴。

陳瑛老神在在,誰知徐升過於年輕氣盛,直言道:“陛下,當初有人屢次阻攔寶鈔,此事說不定是故意為之。

況且官員有事竟然先尋的是鎮國公府,這裡面還請陛下明查,不要被迷霧遮了眼。”

朱棣此刻也頭大,索性問道:“成淵,你說說,大家為何尋你借。”

成淵這幾日也憋的很,先是對人高馬大的朱棣拱了拱手,這才道:

“他們為何找臣,臣也不知道,或許是因為臣府中手頭寬裕,或許他們有自己原因,該問他們才是。”

“這是何故?”朱棣看向眾官員。

幾個去過鎮國公府的官員,連忙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