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早朝,工部尚書鄭賜就急忙跟在朱棣身後道:“陛下,是臣愚鈍,是臣疏漏,沒有嚴查工匠。

但那個工匠並不是登記在冊,而是冒名頂替混進來的。”

“鄭尚書做事勤懇,為了大報恩寺的事情日夜操勞, 這次工匠混入,定是有心人安排的。”成淵話鋒一轉,“應該立刻把那個被冒名頂替的工匠找來。”

鄭賜感激的看了眼成淵,認為成淵只要在朱棣面前一句話,就能頂他十句話。

“把原本負責管理旗幟的工匠,帶來。”朱棣揮手。

殿中安靜沉默。

大報恩寺的工匠有記載,這次管理旗幟的是個木匠,叫餘三,但是那晚打雷有人頂著餘三的身份去偷換旗幟。

鄭和一見朱棣就開始沉著臉,嘆氣道:“陛下,找到在大報恩寺主殿換旗幟的工匠餘三了,但是人已經……”

朱棣目光幽冷。

成淵皺了皺眉,覺得大事不妙,對方行事竟然如此迅速嚴密。

鄭和繼續道:“餘三,木匠的,蘇州府人氏,報恩寺工地木匠,仵作查驗後發現,他是五天前被人丟進枯井,已經死了。

冒名頂替木匠的那個歹人已經查無痕跡。”

成淵明白,這下是線索斷了,假如是紀綱他們所為,沒有證據也是難如登天。

成淵開口:“陛下,做壞事害人總是要有原因的,除了原因,還需要一定的能力才能辦到。

工部查工匠很嚴, 能混進工地的定是後面有人指示,這大費周章引天雷襲擊,火燒報恩寺,目的要麼是阻撓朝廷修大報恩寺。

要麼就是為了陷害臣,因為臣是報恩寺修建的主辦人。

再一個,要把屋頂的木旗換成有重量的銅鐵桿,這五六根銅杆只有練武之人可以同時扛起,普通工匠是舉不起來的。

旗幟杆放在木質旗杆中,是很容易被發現的,所以是有人提前打探好大報恩寺的人工地和旗幟外形。

再沉著下雨,扛著銅鐵旗杆攀上屋頂,換了後迅速離開。因此,此人不是一般工匠。

而是武人,還地位不低,而且有頭腦聰明,製造天雷,就是為了陷害於臣後,關鍵燒了報恩寺, 還能不讓朝廷查到, 可以說計謀十分完整。”

朱棣面沉如水, 一不發,只說自己要歇息,讓大家都回去睡覺,昨晚一夜未睡,也該回去。

大報恩寺建築十分龐大,完全是按照皇宮標準建造,這次主殿被燒,也損失不少。

京裡因為這事傳,更是越傳越懸乎,一開始官員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都當成是天公降雷,所以他們不斷的推測傳。

楊賢之隨成淵在宮裡長廊走動,聽自己師父說著巢湖的事,以及過些日子他要與楊家小姐成親的事。

咸寧公主走向大臣出宮必經的宮道方向,聽宮女說大報恩寺起火,鎮國公連夜回回京,昨晚一夜沒睡後,她心裡知道,做了父皇的官,就是這樣,總有許多事情。

咸寧公主停在宮廊盡頭,看見成淵從遠處過來,眼底泛青,臉色蒼白,但是神色卻很平靜,應該是父皇沒有怪罪他什麼。

她心頭說不出來的感覺。

成淵站定,望著不遠處的咸寧公主一不發。

楊賢之拱手:“見過咸寧殿下。”

不等回答,楊賢之覺得自己不等當個竹竿杵著,又說自己還有事,要趕回禮部衙門。

成淵道:“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