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晌午。

“國公爺,馬上便到京城了。”

“好,快馬加鞭。”

聽到這句話,石開詢問是否要回國公府,過了好一會兒,成淵篤定的說先進宮去。

聽說朱棣在武英殿, 並有意查問大報恩寺被雷劈的事,就急急趕去武英殿面聖。

他知道,經過天雷劈大報恩寺,宮裡和應天府都傳開了,說當今皇帝惹怒上天,以至於上天降下如此恐怖嚴懲的天火。

流言蜚語一個接一個。

但成淵認為,此事蹊蹺。

進了宮, 俞徵詢問自己要不要一同前去,成淵想到大報恩寺之事還沒有去處理, 便讓內侍安排俞徵去歇息。

他則是整了整自己的八梁冠。

梁冠上的梁數是明朝時期的王公大臣區分品級的人的一種方法。

公,冠八梁。

侯、伯,冠七梁。

都加籠巾貂蟬,貂原來掛貂尾,後以雉尾代替,蟬是金飾。

駙馬七梁不用雉尾,成淵雖為大明駙馬,卻依舊帶著八梁冠。

面見皇帝,必須衣冠整潔。

見了朱棣,朱棣憂心忡忡的看著成淵,惆悵的說道:“到底是為何,大報恩寺還能被雷劈。”

朱高熾頭髮有些散亂,眼底帶著黑色眼圈,和金幼孜,工部尚書鄭賜,湘王朱柏等站在殿內,都顯得很憔悴。

可見朱棣沒少折騰他們。

成淵沒有立刻說話, 他接到信後馬不停蹄的連夜趕回京城,回到應天連國公府也是沒有回去,直奔宮裡。

若是論忠心敬業,成淵自己敢當第一,沒人論第二。

“成淵,大報恩寺是你督造,這次你去巢湖,無暇顧及,朕不怪你,但大報恩寺被雷劈一事,你如何看待。”

朱棣沉聲問道。

“此事,諸位大人如何看?”成淵看向其他官員:“雷劈報恩寺時,

我並不在京城,諸位定比我知道的多。”

湘王朱柏道:“當時我在,可以與國公說一說。”

金幼孜插話道:“此乃天公發怒,大街小巷皆如此傳。眼下要緊的是,上天警告不能置之不理,臣斗膽,懇請陛下停止修建大報恩寺。

再派人查明,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後, 再做打算也不遲。”

最初文官就不贊成朱棣大動工匠修大報恩寺,這次雷劈,正好給他們落下把柄。

“陛下,淮南子墜訓形裡寫,陰陽相薄為雷,激揚為電,東漢王充的《雷虛篇》《論衡》中,也竭力駁斥當時流行的“雷為天怒”的無稽之談。

那王充認為,雷與電不過是“一聲一氣”而已。

《南齊書?五行志》中記載的事是公元490年會稽山保林寺為雷所擊,電火燒塔下佛面,而窗戶不異也,可見是自然之象。”

成淵擲地有聲,並不認可什麼神仙天公發怒。

內閣大學士金幼孜冷笑不笑:“鎮國公真是什麼不入流的雜書都看,這王充不過是不入流小官。

不過,鎮國公不讀儒典,不知道也是極為正常的事。

《論語》,要求人們遇到打雷閃電的時候,要肅立起敬,即使在夜間睡覺的時候,也必須起床,穿戴好衣冠,正襟危坐,表示虔誠的敬意。”

金幼孜搬出《論語》。

成淵又將宋代科學家沈括對類似的現象記載搬了出來。

“陛下,沈括言,內侍李舜舉家,曾經遭到大雷擊,在他家正堂西邊的房間裡,雷火自窗戶出來,亮晃晃地竄上屋簷,臣以為只是自然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