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希望你不要不識抬舉(第1/3頁)
章節報錯
旁邊的朱高熾喃喃道:“妹妹,成先生可真是男女通吃啊。”
原本買東西的官員都停下來,看著這個年輕人。
這時人群的官員道:“匡忠?你何時來的京城?”
成淵轉著腦子,想起來有個叫匡愚的年輕人。
匡愚,字希賢,常熟沙溪人,洪武十三年生,系東漢宰相匡衡之後。父匡忠專門攻克歧黃之術,設藥局行醫,常幫衛所兵醫治。
明永樂三年,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
匡愚被徵召隨同,至爪哇、蘇門答臘及印度半島。
歸途中訪了三佛齊,繪島嶼圖,成《華夷勝覽》一書。
永樂五年與永樂七年先後隨鄭和第二、三次下西洋。
現在因為靖難縮短了兩年。
原本是1403才是永樂元年,如今是1401便是永樂元年。
成淵對眼前的年輕人有了大致的瞭解,匡愚,二十一歲,貌似跟自己差不多大。
叫匡忠的和幾位官員打了招呼,便對成淵賠禮:小兒唐突,還望鎮國公您不要見怪。”
匡忠氣的,這孩子打小聰明,學醫術也不錯,可讓他好好的學醫考進太醫院。
誰想著,這個倒黴兒子整天就想著鑽研各種疑難雜症,
喜歡創造奇奇怪怪的醫術和方子,拿家裡的雞鴨鵝實驗了個遍。
還要來京城學醫術,說什麼人要有進取心。
才同意帶他來京城,才幾天,不好好學醫,又跑來大街上研究鎮國公,你一個大老爺們家裡有妻兒,你還研究鎮國公。
研究就算了吧,你又要拜師。
拜師不拜御醫,你拜個跟你一般大小的年輕國公。
這麼年輕的國公,哪裡會什麼醫術啊。
匡忠氣的都能得心臟病。
“匡愚?你先起來,其實我並不是什麼名醫,你找錯人了。”成淵道。
教人醫術可不是教學問,治死了人要償命的。
“你是不是成淵!”
“我是。”
匡忠氣的要死,直接給匡愚腦袋拍了下:“你到底是不是我生的,在這裡直呼國公名諱,如此無禮。”
成淵道:“無妨,匡愚,你是從哪裡知道我的。”
匡愚敘述事情經過,成淵從裡面挑出有用的資訊整合起來。
大致是當初靖難的將士有些被分到各地衛所,其中有幾個分在常熟那邊的衛所。